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产品设计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产品设计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五星专业、广西“十三五”一流专业、广西“十二五”特色专业。专业依托优质平台资源,是CUMULUS(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 )成员单位,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创新设计研究院(虚拟仿真领域)”,作为广西“设计学”重点学科承载专业,牵头组建广西产品设计专业虚拟教研室。同时,专业具备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涵盖“设计学”学术型硕士与“设计”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方向。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中,本专业以优异成绩进入A等级行列,位居全国前8%。师资队伍实力雄厚,16名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博士学历教师6人,全体教师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1名教师荣获中国设计产业100强“全国十佳教育工作者”称号。

本专业紧密结合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独创拔尖班与设计工作室多层级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全面掌握“科艺融合”的知识体系,并拥有出色的创意与实践能力。我们聚焦智慧、健康、创意生活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主题,采用校企深度合作的生态型工作室教学方式,强化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等设计技术优势。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与工作室个性化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通专融合、科艺并举、产教结合、专创一体”人才培养特色,有力支持区域及周边经济发展所需高质量人力资源。

近年来,本专业培养人才曾获得包括红点、IF、MUSE、K-DESIGN、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大赛等在内的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专业教师积极对接企业设计需求,成功助力20余款产品上市,均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毕业生广泛就业于电子消费品、家电、装备、文创等行业企业和机构,胜任工业设计师、CMF设计师、体验设计师、产品ID设计师等职位。历届毕业生的表现赢得了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赞誉,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学、人文知识基础、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具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创意和创新设计思维;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备综合的设计知识应用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产业格局和设计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将获得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基础、创新思维、设计技术、设计人文、设计实践;能够在未来 5 年中适应社会需求变化,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中从事产品创新设计、设计咨询与管理、产品系统研究等工作,并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设计人才。毕业生具有如下目标预测:

目标1: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有意愿能力服务社会;

目标2:具有独立承担产品设计任务的能力,尤其在智慧、健康、创意生活和文化传承创新领域具有较强优势,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所学的设计理论方法和表达手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供较为完善的设计解决方案;

目标3:在独立的解决产品设计领域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础上,逐步形成对科技、文化、商业等相关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设计能力;

目标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对产品设计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可以承担设计管理与组织、设计研究等具有“交叉创新背景”的高阶设计工作;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对本行业前沿有研究,综合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因素,能针对新技术提出可行性方案,并对行业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三、培养要求

1.设计知识:能够运用人文、工程和设计等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用于解决产品形态设计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工程基础和设计学科的理论原理,结合文献,调研分析产品定义、产品体验建构、产品系统创新等进阶性的复杂问题,以获得设计问题洞察的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设计满足市场、用户、委托方需求的产品形态、体验和服务,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产品设计基本原理,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智能产品的体验和形态创新等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设计需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智慧化设计工具,包括对产品设计表达和仿真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设计与社会:能够基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相关知识对产品设计实践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产品设计实践和复杂需求问题解决方案。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产品设计流程、产品设计实施及产品开发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理解和遵守设计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运用产品设计表现和设计术语就产品设计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手绘、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过程管理的方法,能进行产品系统的整合创新,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设计学。

2.核心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创新设计基础、产品形态与材料工艺、产品结构设计、智能产品技术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调查与产品定义、智能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体验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研究和产品开发设计。

3.主要实践性环节:数字化设计及 3D 打印实验、虚拟仿真设计实验、机械工程训练、智能产品综合设计实践、产品模型与制作实践、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