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北海校区各学院

北海校区各学院简介

海洋工程学院(北海校区)

College of 0cean Engineering

(Beihai Campus)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海洋工程学院自2018年起设立,下设机械工程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学实践中心三大核心部门,共有专任教师60余名。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拥有机械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

学院秉着“岗位主导、专业融合、校企协同”的教学理念,与浙江智泓科技有限公司、华高王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创维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与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普端电子有限公司、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长期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就业岗位。

目前学院已建成VR数控仿真实训室、智能工程基础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船电综合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30多个高标准的专业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千余台/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制造比赛等赛事活动中屡次获得佳绩。一直以来学院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务实、创新的高素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就业主要方向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机械、电子、信息、控制等多种行业,从事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船舶电子电气工程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监造、技术支持、现代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运行保障、生产组织管理、检测、维修等方面工作。


电子信息学院(北海校区)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eihai Campus)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电子信息学院以北部湾经济建设发展为契机,继承学校电子信息类优势学科,突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办学特色,目前有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学院有博导2人,硕导9人,拥有高级职称22人,拥有博士学历教师7名,教职工硕士占比95%以上,目前在校学生2400余人。

学院现建设有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电子信息特色微企式训练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20000,设备总投入3300万元人民币,包含基础技术实验实训平台、微格实验实训平台、微企实验实训平台、华为ICT学院,打造微企式训练教学环境,实现“微企训练体系科学化、微企训练模式微格化、微企训练装备现代化、微企训练环境开放化、微企训练资源共享化”,形成了一个与电子信息行业协同适应且特色突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与知名企业建立3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有充分保障。同时,还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为学生上课,企业课程项目新颖,学生反应热烈。其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贯通,双体系融合,微企式引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获得2017年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受到同类高校的一致认可。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全院教职员工正以“团结、务实、高效、创新、发展”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立足北海,面向北部湾发展,为把学院办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并在相关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而奋斗。

就业主要方向

在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家用电器、智能装备制造等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模拟/数字电子系统、嵌入系统、通信系统、物联网产品等方面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运行和维护工作。


计算机工程学院(北海校区)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Beihai Campus)

计算机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由原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和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合并组建。学院下设网络与数字媒体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和实验中心。开设网络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2500余人。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发展道路的专业建设理念,与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聘有多名IT行业专家和名企讲师。同时,学院响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厅关于大力培养互联网创新人才的号召,以数字教育创新应用为目标,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计算机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涉及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技术领域的实验室20个,实验场地面积2800余平米,供教学科研使用电脑达1500余台,能充分满足师生各类教学实验及科研的需要。

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教风、学风建设,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多次在华为ICT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等学科竞赛奖励达百余项,尤其在20232024年华为ICT大赛实践赛全球总决赛中连续荣获全球总决赛特等奖3项和一等奖2项。

近年来,我院学生入学分数线、就业率和平均薪资水平高居区内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区内外事业单位、IT企业、研发中心和政府机关。多名优秀毕业生已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学院培养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就业主要方向

在信息产业及IT相关领域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管理系统安装与维护,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站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数据库管理维护,计算机局域网的设计、安装、调试,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的系统集成,广域网的管理、维护,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运维等工作。毕业后主要从事职位有前端设计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架构师、测试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等。


设计与创意学院(北海校区)

College of Design & lnnovation

设计与创意学院开设有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00多人。

学院有一支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6.5%,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3人,多名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及访学经历。

学院严格制定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有艺术设计智能加工综合中心、人机工程及CMF实验室、智能数字设计实验室、数字设计实验室、数码设计制作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造型设计实验室、陶艺实验室、雕塑实验室、环境艺术“三位一体”工作室、漆艺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模型工作室等开放性学习场所等30余个实验室;同时还有多个校内专业工作室、教师校外工作室、学生公寓工作室、党建工作室以及校外共建联合培养基地等。培养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周等赛事,屡获佳绩,2024年获得各类奖项203项,其中国家级25项,省部级178项。

学院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深耕“党旗领航+实践育人+设计服务”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内涵式发展,注重跨学科领域研究与实践、融合与创新,“立足北部湾、辐射周边”,凸显学科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个性发展、多元推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设计驱动创新,积极推动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发展,为建设成为区内知名的设计学院而砥砺前行!

就业主要方向

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传统工艺设计与制作领域,从事创造、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海校区)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hai Campus)

经济与管理学院秉承“正德厚学、笃行致新”校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桂电精神,扎根广西、辐射北部湾、服务全国、涉足东盟,着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人才。

多元学科协调发展。学院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现设有经贸物流系、财经法律系、工商管理系、外贸旅游系四个教学单位,涉及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学科专业。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共43人。另有行业企业客座专家6人。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学院在校生973人;学院先后获得广西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广西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师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460余项。

校企合作体系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有数智物流供应链仿真实验室、WEB在线物流云仿真实验平台、物流沙盘实验室、港口物流实训室、跨境商务综合技能实验室、虚拟商业社会运营教学平台、财务大数据实验室、智慧酒店实验实训中心等21个实训室。

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包括顺丰集团、京东集团、深圳华强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服务(广西)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安得物流公司、广州乐药集团、深圳中启国际物流公司、东莞中外运集团、古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60余家区内外企事业单位。

就业形势保持良好。学院立足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挥电子信息特色专业办学优势,根据社会需求及办学特色设置专业,已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就业单位遍布港珠澳大湾区、长三角及广西区内大中城市,毕业生深受就业单位好评。

就业主要方向

就业主要面向交通运输、现代商贸、第三方物流、邮政速递、电子商务平台、海关、生产企业和SAP信息系统服务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策划、财务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