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名称:钢铁之翼队
团队成员:龙福泉、杨佳欣、詹壮超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卢健、江国强
团队作品:面向高端制造领域的强流脉冲电子束系统
团队获奖:“兆易创新杯”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类竞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华南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作品简介:在海洋服役的严苛环境中,金属结构件易受腐蚀疲劳影响,优化其表面特性(调控粗糙度、细化表面晶粒、生成高强度表层残余压应力)成为关键挑战。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凭借独特原理可同时满足上述需求,因此研发先进表面改性技术和装备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围绕该需求自主研发潘宁放电等离子体阳极结构、碳纤维阴极等关键组件,成功开发强流脉冲电子束装备,服务“海洋强国” 战略。通过该装备的辐照处理,能在真空环境下高效调控海洋用金属材料的表面微观组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8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得到国内外知名同行专家的引用、关注和报道。
龙福泉

学术方面:聚焦高能束加工与智能装备前沿领域,致力于推动新材料制备工艺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交叉创新。参与发表 SCI 论文 2 篇,受理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竞赛与荣誉方面:带领队员斩获“兆易创新杯”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Top10);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获二等奖;获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
杨佳欣

学术方面:学术科研与竞赛实践并重,参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以核心成员发表 SCI 一区 Top 论文 3 篇,获授权专利 2 项、受理发明专利 2 项。
竞赛与荣誉方面:斩获“兆易创新杯”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前 10)、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学业表现优异,获校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及 “优秀研究生” 称号。
詹壮超

学术方面:近年来主持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重大专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委托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各 1 项。多次参与 ICEPT、ICRMS 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表 SCI/EI 论文 5 篇、中文核心论文 1 篇,授权专利 1 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9 项。
竞赛与荣誉方面:在“兆易创新杯”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Top10 研电之星挑战赛)中获一等奖;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2024 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