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研究院):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已公布赛程。本次大赛以“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为主题,由沈阳化工大学承办。为推动我校师生广泛参与该项赛事,同时选拔优秀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现决定举办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本届大赛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参赛项目要求
1.项目要求:参赛项目须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紧扣新能源、储能、低碳、节能减排、碳补集、碳市场等领域,以环境与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工程热化学技术、未来人居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前沿技术与设计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作品,挖掘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项目。参赛项目根据选题可选择专家命题赛道或企业赛道参赛。
2.专家命题赛道
(2)赛道二:双碳+新材料与新能源
(3)赛道三:双碳+电子、信息与大数据
(4)赛道四:双碳+设计与制造
(5)赛道五:双碳+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
(6)赛道六:双碳+政策、机制与体系创新
(7)赛道七:双碳+农业生产与环境
(8)赛道八:双碳+工程热化学
具体赛道命题内容详见后文附件《参赛指南》。
3.企业赛道
本届大赛将持续与相关企业对接,另行发布企业命题,请感兴趣的参赛选手随时关注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48f8b0653)。
三、参赛对象及方式
1.参赛对象:中国内地(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已获得研究生攻读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研究生录取证明)和经推荐的海外院校研究生均可参赛。
2.参赛方式:参赛选手须以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人数为3-6人,专业不限。各参赛选手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确认报名参赛资格。参赛队伍中若有本科生参加,须由研究生作为队长注册,且本科生比例不高于50%。在专家命题赛道中,每同一名学生仅可报名参加1支队伍,允许跨校、跨单位组队参赛;在企业命题赛道中不设报名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需求自由组队参赛;以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作为队伍的参赛单位。
3.指导教师说明:每支队伍可配备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参赛队伍所属培养单位的正式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队伍不超过3支。
4.其他说明:大赛规定的报名截止时间后不能对报名信息进行调整或更改,包括但不限于团队名称、成员、排序以及指导教师等。
1.作品提交:同一作品不可同时参加专家命题赛道和行业企业命题赛道;参赛队伍/队员曾在往届“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中获得过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需在作品文件中说明参赛作品与获奖作品相比较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提交的作品材料中不得体现学校、学院或导师等影响比赛公平的信息;参赛选手须根据模板(见附件)提交创新计划书及其他可选辅佐材料,由参赛单位负责进行校级审核。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截止时间后不能对作品进行调整或更改。
2.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方案、作品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组织方在征得参赛团队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将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供大赛合作方有限查询。
3.公平竞技:参赛者禁止在指定考核技术能力的范围外,利用规则漏洞或技术漏洞等不良途径提高成绩;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4.注意事项:大赛期间报名及其他材料的提交均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大赛使用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所有提交至官网的报名材料须使用中文(简体),如需提供英文材料请提前联系承办方,经确认后,另行提交。
五、赛程安排
(一)校内选拔赛时间安排
1.校内选拔赛报名时间:2025年6月22日-8月24日
具体安排:参赛队伍在此时间段在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https://cpipc.acge.org.cn/),并加入对应赛道的校内选拔赛通知群(群号见后文)。
2.校内选拔赛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7月1日-8月31日
具体安排:参赛队伍在截止日期前按照参赛要求提交至对应赛道邮箱:
赛道 | 作品提交邮箱 |
赛道一:双碳+环境与绿色科技 赛道五:双碳+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 赛道七:双碳+农业生产与环境 | chenxinx11@qq.com |
赛道二:双碳+新材料与新能源 赛道三:双碳+电子、信息与大数据 赛道四:双碳+设计与制造 赛道六:双碳+政策、机制与体系创新 赛道八:双碳+工程热化学 | 2642304856@qq.com |
3.校内赛评审时间:2025年9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全国赛时间安排
全国赛分为初赛评审与总决赛两个阶段。
1.全国赛作品提交时间:6月22日-9月19日
具体安排:各参赛团队在截止日期前按照参赛要求网上提交参赛作品,承办单位负责参赛作品收集系统统计和联系工作等。
2.初赛评审与晋级结果发布时间:9月20日-10月31日
具体安排:初赛采用网上评选形式进行。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渠道提交参赛作品,评审专家将对全部提交成功的作品,从题目创新及实施的合理性、创造性、应用价值、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对参赛作品进行线上评审,最终按照综合得分排名评选出优胜作品晋级到决赛。2025年10月下旬大赛公布进入决赛团队名单。
3.决赛评审时间:11月7日-9日
具体安排:决赛采用线下路演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全国总决赛将在沈阳化工大学举行。决赛中,每个参赛队伍可在现场进行系统演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PPT讲解方案、接受专家提问并答辩,专家从作品的独创性、应用前景和演示效果等角度对参赛作品打分,最终根据参赛作品综合得分确定获奖名次。
注:时间如有调整,以大赛官网公布为准。
企业赛道另行通知,请关注比赛官网。
本届校内选拔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七、工作说明
1.大赛详细信息见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00c8093eef401809d348f8b0653
2.请有意向参赛的同学加入对应赛道的QQ群【一、五、七赛道QQ群号:1051885157】【二、三、四、六、八赛道QQ群号:1051866773】,后续比赛通知及未尽事宜将在官方QQ群内公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将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专家指导、组织参赛培训、提供参赛交流展示平台等服务工作。
八、咨询联系
联系人:谢老师(材),陈欣欣(生)
联系电话:0773-2310233,15703011224
联系地址:第四教学楼4503办公室,第十一教学楼B区308室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5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