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优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13:01 点击数:1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 1980 年,是广西首个计算机本科专业。多年来,成果丰硕:2010 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 年成为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 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于次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23 年学科评估获 B 级,2025 年软科排名升至第 51 位,为软科 A 类专业,学术影响力位列 ESI 全球前 1%。
一、专业教学及科研实力
专业师资强大,拥有国家杰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教学名师、广西教学名师等,有博导 8 人,正高级职称教授 18 人。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引入前沿实践知识。专业还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各 1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为高质量教学奠定基础。
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本专业教师自发形成了以罗笑南、江泽涛等教授为带头人的5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级、自治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3千万元以上,主持完成的多个科研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最高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年均60篇以上。
本专业学生近3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9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0项。获得的奖项有如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赛金奖、“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牌、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知网研学奖”等。学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40篇,参与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9项。
二、能力培养
专业设置多元班级体系,包含普通班、卓越工程师班和拔尖班,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普通班级注重全方位发展,打好基础;卓越工程师班聚焦实践与项目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拔尖班则强化学术基础,为有志于考研深造的学生筑牢根基。
三、专业特色(软硬兼修、深新两探、双融驱动、五维协同)
秉持 “软硬兼修” 理念,通过电路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培养硬件设计能力,借助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提升软件设计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知识。
鼓励学生 “深新两探”,深化基础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理论,帮助学生构建起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开设前沿选修课程,如医学图像处理、大数据、云计算等,拓宽新知识视野。
推动 “双融驱动”,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特别是在 AI 领域,助力学生紧跟行业潮流。
实施 “五维协同”,从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五方面协同发力,打造全方位人才培养机制。
四、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离散数学、计算机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特色实践课程等。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以培养全面发展、兼具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毕业生不仅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积累丰富实践经验,能在软硬件系统研发、应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测试、技术支持等多元领域胜任工作,也具备继续深造的学术能力。就业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等信息技术高地,其中超 25% 入职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约 30% 毕业生选择升学或考公。以 “技术扎实、实践突出、素养优良” 的特质形成口碑。
Copyright 2011-201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