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破局工科转型难题——以CAE仿真重构传统工科专业数字化教育新范式
作者: 时间:2025-04-30 点击数:15
2025年4月18日,云道智造用户生态大会在深圳开幕,教育生态分会场以创新协同·产教共生为主题,汇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专家,共议CAE仿真技术与学科融合、AI驱动教育革新等前沿议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黎清宁教授受邀发表专题报告,深度解码传统工科专业通过CAE仿真技术实现数字化突围的实践样本。
破局:以CAE仿真驱动课程重构
面对传统工科专业学生认可度下滑、转专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锚定数字化+智能化双轮驱动战略。通过调研产业链对仿真技术人才的需求图谱,依托伏图仿真平台构建理论-工具-实践-创新四维融合课程体系。该体系以CAE知识为核心,贯通CAD建模→CAE分析→CAM制造全流程,整合机械、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实现仿真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度互嵌。
成效:从教学实践到专业跃升
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成型专业在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开展仿真+生产实习模式,培养仿真应用工程师并开发相关APP超千个;2023年起开设院级仿真比赛(融合3D打印技术),经过选拔的作品获全国3D大赛仿真赛国家级三等奖及多项省级奖项;2024年在全国3D大赛仿真专项赛中获广西区级奖5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专业建设方面:2023年获批广西4星级专业,软科排名由B级升至B+级,工程教育认证进入专家进校考查终审阶段,转专业率由23%降至10%,并首现跨专业转入案例,专业影响力得以提升,数字化建设成效获权威认可。
前瞻:AI赋能构建产教共生新生态
黎清宁教授指出:AI技术将重塑仿真教育范式,通过数据驱动加速模型优化,推动教学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跃迁。未来将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通过开发仿真工业APP、以赛代练等途径,将企业真实需求转化为课程模块,构建理论夯基-赛事淬炼-产业实战人才输送闭环,助力国产仿真软件生态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供稿:余婷 审核: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