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是教育部批准2019年新增的本科专业,是将自动化、网络化和传统的装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传感、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等内容,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博导1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广西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杰出教学贡献奖名师1人。2023年,我校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评级为B+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未来典型应用领域是“智能装备制造系统”、“AI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设备制造”、“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升级和改造”等方向,如下图所示。

(二)专业特色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的特色:

1)立足于自动化,将机械设计和电子控制结合,实现系统的智能化。传统自动化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其特点之一是在控制上的“专”“精”“深”。本专业将控制与机械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相结合,更注重在系统层面提供研究、设计、管理和运行维护,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和升级。

2)直接面向当前国家重大需求,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是面向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进智能装备需求而设立,目前我国处于智能制造发展的第三阶段,发展迅速,人才需求大。

(三)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和区域经济为目标,立足广西,面向大湾区、长三角,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智能装备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良好的创新精神、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管理维护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如下的素质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道德,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

2.具备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好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实际应用系统。

3.具有较强的协调、管理、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与一定的国际视野。

4.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的发展变化,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通过分析、计算和系统设计,解决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提出解决方法,通过可行性分析,形成解决智能装备与系统问题的有效思路,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正确理解设计需求,考虑所需的装备、系统、器件和工业流程,确定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装备单元或智能系统,并考虑其相互之间关联和影响,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法律、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运用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和性能评估、分析与解释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具备对现代技术、资源和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开发能力,能够对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分析和性能评估,并能够认识和理解各种技术、资源和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智能装备与系统相关职业和行业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法律、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装备与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遵守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10. 沟通:能够就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和回应指令,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身心健康,能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核心课程:智能装备与系统原理、智能感知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图像处理(外文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和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机械工程训练、EDA技术实验、程序设计训练、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智能装备与系统基础工程设计、PLC工程应用综合实验、智能装备与系统综合工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六)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55学分。

2、完成第二课堂8学分。

(七)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