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B站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抖音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招生公众号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应用统计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是广西特色专业和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院数学学科一级硕士点,设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向,并拥有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统计人才。

本专业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融合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形成金融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两个方向,着重培养兼具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建模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数据驱动型决策的迫切需求。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应用统计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在读博士教师8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入选者4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广西教育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

本专业构建了科学、前沿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优化,具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金融统计实验室,学生将系统学习统计理论与方法,掌握市场调查、金融风险管理、经济分析、智能数据挖掘等核心技能,并能熟练使用PythonRSASSPSS等统计软件以及机器学习工具。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珠江三角洲和广西区内。就业行业分布于政府机关、证券机构、银行、统计软件开发公司等,每年都有学生考取国内外著名学府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健康医疗等领域从事数据分析、建模预测、风险管理、智能决策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统计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思想品德方面的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知识储备方面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数学、统计学等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系统掌握应用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技能与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3.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具有良好的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具备熟练使用统计软件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团队交流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实施应用统计学相关领域的项目;

4.职业发展方面的目标: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国际视野,积极适应与处理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应用统计学新问题,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和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知识,掌握经济金融学或其它领域的必要知识,熟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能,并通过实验课程、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应用统计学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统计学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拥有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分析具体经济金融等实际问题。

2.问题分析: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数学模型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具有计算机理论基础与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计算,具有统计行业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

4.研究: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学基础,具有利用经济金融学理论和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了解统计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相关学科中的应用;通过统计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金融统计或数据分析等方向上的发展兴趣和专业技能。

6.工程与社会:能够设计针对具体实际统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统计工作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职业规范: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个人和团队:能够就复杂项目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沟通:理解并掌握统计学领域复杂实际问题中涉及的统计学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项目管理: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评价应用统计学领域复杂实际问题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

2.核心课程:

1)数学基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运筹学基础、最优化方法;

2)统计学核心:概率论及其应用、应用数理统计、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属性数据分析、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3)计算机与编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

4)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基础、金融统计。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验课程: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及其应用、大数据分析基础、网络爬虫技术、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网络爬虫技术及应用和数据模拟及应用。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含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和创业教育。

3)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科研活动与成果、创业训练与实践、职业资格、社会公益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