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双指标”:血脂与肝功能体检全攻略
作为高校教师,因长期伏案工作、饮食不规律、运动量不足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代谢紊乱或慢性疾病风险升高。血脂与肝功能检查是评估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聊聊血脂与肝功能体检—— 这两项与您的工作、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重要检查,助您读懂身体 的健康“信号”。
一、为什么高校教师更需要查血脂和肝功能?
(一)久坐 + 压力:血脂异常的 “隐形推手”
高校教师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规律运动,加上科研压力、应酬聚餐,易导致 高血脂(我国成人患病率已达 40.4%)。血脂异常初期无症状,但会悄悄引发:
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居民死因首位);
脂肪肝:肝脏脂肪堆积,60% 的高血脂人群合并脂肪肝。
(二)熬夜 + 饮酒:肝功能的 “双重考验”
熬夜备课 / 改论文:肝细胞修复多在 23:00-1:00 进行,长期熬夜导致转氨酶(ALT/AST)升高;
社交饮酒:酒精 90% 经肝脏代谢,每日饮酒超 20g(约 1 杯红酒)即增加肝损伤风险。
肝功能异常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疲劳、食欲下降,若忽视可能进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二、血脂与肝功能检查:查什么?怎么查?
(一)血脂检查:4项核心指标解读
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提示 | 对教师的特殊意义 |
总胆固醇(TC) | 3.1-5.7 mmol/L | 升高:动脉斑块风险↑ | 长期高 TC 与脑力劳动代谢慢相关 |
甘油三酯(TG) | 0.4-1.8 mmol/L | 升高:胰腺炎风险↑ | 聚餐多、喜食高油外卖需警惕 |
低密度脂蛋白(LDL-C) | 1.5-3.6 mmol/L | 升高:“坏胆固醇” 堆积血管 | 重点监控指标,需严格控制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男性 > 1.0 mmol/L | 降低:“好胆固醇” 保护力↓ | 运动少可能导致 HDL-C 偏低 |
(二)肝功能检查:3 大模块 8 项指标
肝细胞损伤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 < 40 U/L,熬夜、饮酒可轻度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 < 40 U/L,显著升高需警惕肝炎。
肝脏合成功能指标:
白蛋白(ALB):正常 35-55 g/L,降低提示营养不良或肝损伤;
总蛋白(TP):正常 60-85 g/L,长期低蛋白饮食需关注。
胆红素代谢指标:
总胆红素(TBIL):正常 3-24 μmol/L,升高可能伴黄疸(皮肤巩膜发黄)。
(三)检查方法:空腹采血是关键
采血时间:晨起空腹 8-12 小时(可少量饮水,忌茶 / 咖啡);
采血前 3 天:避免高脂饮食(如火锅、烤肉)、大量饮酒;
特殊用药:长期服降压药、降脂药、避孕药者,需告知医生是否需停药(遵医嘱)。
三、体检前后注意事项:细节决定结果准确性
(一)体检前:“三要三不要”
✅要做 | ❌不要做 |
规律作息 3 天 | 熬夜至凌晨 |
清淡饮食(少油少糖) | 吃火锅、烧烤 |
穿宽松袖口衣物 | 穿紧身衣影响采血 |
(二)体检中:主动沟通病史
告知医生:
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
近期用药(如他汀类降脂药、中药保健品);
饮酒频率(每周几次,每次量)。
(三)体检后:看懂报告,及时干预
血脂报告:重点看 LDL-C
普通人群:LDL-C <3.6 mmol/L;
已有高血压 / 糖尿病:需控制在 < 2.6 mmol/L(极高危人群需 < 1.8 mmol/L)。
肝功能报告:关注 ALT/AST 比值
单纯 ALT 轻度升高(40-80 U/L):可能与熬夜相关,建议 2 周后复查;
AST/ALT >2:需排查酒精性肝病或慢性肝炎。
异常处理建议:
轻度异常(如甘油三酯 1.8-2.2 mmol/L):先尝试 3 个月生活方式调整(每周 150 分钟快走、戒烟限酒、减少精米白面);
中度异常(如 ALT 80-120 U/L):及时到肝病科或消化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 “保肝药”。
四、给高校教师的专属健康小贴士
备课间隙动起来:每 50 分钟起身活动 5 分钟(推荐 “办公室拉伸操”:扩胸、转腰、踮脚尖);
聚餐巧选择:优先清蒸、炖煮菜品,不过量饮酒。
定期体检周期:建议每年 1 次血脂 + 肝功能联合检查,45 岁以上或有家族病史者每半年 1 次。
结语
血脂和肝功能是反映身体代谢与解毒能力的 “晴雨表”,尤其对长期处于高压、久坐状态的高校教师而言,定期体检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守护讲台的 “健康基石”。下次体检时,记得主动勾选这两项检查,让数据为您的健康 “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