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全体教职员工、全体离退休老同志:
春华又秋实,桃李再沁香。值此第41个教师节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以及为学校发展贡献青春与热血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滋兰树蕙,硕果盈枝。在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同心同德、踔厉奋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进步,取得了扎实成效,实现了新的突破。党的建设坚强有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新增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双创”培育创建单位数量稳居全区首位。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获评第二批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学科建设攀高进位,新增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专业学位博士点和非工科学术型博士点“零”的双突破。11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合格评估。环境与生态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前1%学科达5个。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全力推进项目式教学;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各1个;牵头构建全区普通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专题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赛一等奖获得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名。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数量首次“破百”。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学校连续十六年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科研创新活力迸发,获批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和1个自治区级概念验证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9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年科技项目总到位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首次超7000万元。服务广西成效良好,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积极服务广西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牵头组建的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均获批成立。大力推进南宁研究院“113工程”建设,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师资队伍持续优化,全年引培博士92人,新增国家级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杰出人才2人、八桂学者5人、特聘专家1人、八桂青年学者19人。获批广西人才小高地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1个教师家庭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师生福祉不断改善,家属区335户教职工取得个人不动产权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教职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部。启动花江校区体育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加强。基础教育办学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后顾之忧。学校与桂林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合作共建医疗联合体,师生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安防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师生安全感不断提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学之基、发展之要,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全方位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全面保障教师发展所需、持续增进教师职业福祉,为广大教师打造安心从教、乐于从教、幸福从教的校园生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敬业奉献、实现价值、绽放光彩。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当前学校正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学校确定了全面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正围绕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希望广大教职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决策部署上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共同谱写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篇章,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衷心祝愿全体教职员工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满园、阖家幸福!
党委书记:徐华蕊
校长:张文涛
2025年9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