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举办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及实践路径”专题培训

李会琴   2025-07-04   点击:[176]


7月2日上午,机电工程学院联合教务处于机电大楼108报告厅举办“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及实践路径”专题培训,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50余名专任教师参加。活动由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江主持。

唐荣江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专任教师使用AI工具及在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应用能力,希望通过系统化培训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期间,电子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正高级实验师黄新,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陈虎城、葛云晨、王剑、梁添寿等五位教师分别就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了专题报告。

黄新以“智慧教学平台+知识图谱赋能课程教学”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其参与研

发的智慧教学平台的功能架构,重点阐释了知识图谱技术在课程资源整合、学习路径规划及教学效果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借助该平台实现精准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陈虎城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基础理论与核心价值简介”为题,从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他重点讲解了智能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算法等核心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方面的作用。讲座中,陈虎城老师特别强调,AI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于“以人为本”,技术应用应服务于个性化人才培养。

王剑围绕“人工智能在机械学科教育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分享”的主题,结合机械工程专业特点,系统介绍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教学环节的创新应用。借助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及机器人编程仿真平台等典型案例,王剑具体阐释了AI技术对提升机械专业教学效果的显著作用。

葛云晨以“人工智能赋能通识教育的实践案例解析”为题,从通识教育特点出发,系统分析了AI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展示“AI+文学鉴赏”、“智能哲学思辨训练”等特色案例,详细解读了智能批改、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对提升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应用价值。

梁添寿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应用边界与深化路径探讨”为主题,从当前AI教育应用的实践困境出发,系统分析了技术赋能教育的合理边界。通过对比国内外典型案例,提出“技术适配教学需求”的核心原则,并详细阐述了从工具应用到模式创新的三条深化路径。

上一篇: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