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桂科奖办发〔2025〕8号)要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项目“高传扭能力汽车离合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主要完成单位,拟参与该项目提名202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现对该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具体内容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8月31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科研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陈杨、蒋丽
联系电话:0773-2232150
联系邮箱:704718408@qq.com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25年8月25日
附件:
成果名称
| 高传扭能力汽车离合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
提名者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 |
提名意见
| 科学技术进步奖——产业创新类/一等奖、二等奖 |
候选人
| 龚雨兵,黎锋,屈婧婧,徐永良,黎宾,朱佰强,金超,郑茂,李荣发,梁广才 |
候选组织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候选个人合作情况
| 本项目候选人团队是一个典型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优势互补,形成了“理论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应用验证”的完整创新链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项目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策源地(研),由第一完成人龚雨兵研究员牵头,负责项目的顶层设计、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探索。团队成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系统开展了离合器接合机理与传扭能力研究,创建了国际先进的高传扭技术与方法,为整个项目的技术突破提供了核心的科学理论支撑和正向设计依据。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产业化核心与工程实践主体(产),负责将高校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该单位的候选人深度参与了新型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工艺开发、样品试制、生产线建设以及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是连接基础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桥梁,确保了项目成果能够“落地生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方(学),发挥其在精密制造与材料成型领域的学科优势。该单位的候选人与福达公司的工程师紧密合作,重点攻克了新型波形片等核心精密零件的冲压回弹控制、热处理工艺优化等关键制造难题,为新产品的性能一致性与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工艺保障。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终端应用与实况验证平台(用),从项目初期就以最终用户的身份深度参与。该单位的候选人提供了宝贵的整车实际工况数据与失效样本,主导了新产品的整车匹配与严苛的路试验证工作,并最终成为首批批量采购应用的客户。他们的参与,确保了项目研发方向始终紧贴市场需求,并完成了创新成果从“产品”到“商品”的最后一公里。 以上合作关系情况见附表。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排序 | 类型 | 成果名称 | 编号(年卷页;版号) | 授权发布日期 | 完成人 (作者) | 完成单位(署名单位) | 授权发布部门(刊名) | 成果状态(通讯 作者) | 广西单位是否署名 | 附件编号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提高汽车起步过程中离合器输出扭矩稳定性的方法 | ZL201410154482.6 | 2016-01-20 | 潘顺英,李荣发,易济武,林升垚,龚雨兵,罗海茵,林红卫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1 |
2 | 发明专利 | 基于从动盘轴向压缩特性减轻汽车起步抖振的方法与装置 | ZL201410343443.0 | 2017-03-29 | 潘顺英,罗伟钊,易济武,陆福干,罗海茵,龚雨兵,林红卫,潘世翼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2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通道式离合器压盘 | ZL201510049547.5 | 2018-07-27 | 潘顺英,魏如宏,朱佰强,龚雨兵,罗海茵,黄尊国,林红卫,张常武,徐永良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3 |
4 | 发明专利 | 基于动态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的干式离合器温度预测法 | ZL202110087699.X | 2021-01-22 | 龚雨兵; 向志立; 张立杰; 郑显玲; 尹钰田; 周红达; 陈蔡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4 |
5 | 发明专利 | 一种离合器冲压件表面防锈处理工艺 | ZL202010926320.5 | 2023-01-10 | 郑茂,梁广才,唐忠华,朱佰强,张飚,罗伟钊,吕春松,林升垚 |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5 |
6 | 发明专利 | 一种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横向抑制回弹装置 | ZL201811078960.4 | 2023-08-01 | 刘飞,李海林,廖宏谊,黎清宁,宁辉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6 |
7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自动放取件离合器整体式波形片的成形装置 | ZL201810229089.7 | 2023-12-12 | 刘飞,范昇,李海林,余汉红,王海舰,钟建军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7 |
8 | 发明专利 |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内环整平装置及整平方法 | ZL201910790900.3 | 2024-01-12 | 刘飞,李海林,严景琳,梁秀,彭俊源,韦典龙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已授权 | 是 | 1-8 |
9 | 论文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n the Concave Deformation of Automotive Dry C lutch Pressure Plate | 2019,9(23):5017 | 2019-06-03 | Yubing Gong , Penghui Wang , Wencheng Ge and Yun-Bo Yi(龚雨兵,王鹏辉,葛文成,伊云波) |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Denver(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丹佛大学) | Applied Science | Yubing Gong | 是 | 1-9 |
10 | 论文 | Research on Temperature Field of Dry Clutch Assembly Based on Inverse Analysis of Thermal Boundary Conditions | 2023, 13(12):125215(1~15) | 2023-08-19 | Zhili Xiang; Chenbo Dong; Yubing Gong(向志立、陈冬、龚雨兵)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AIP Advances | Yubing Gong | 是 | 1-10 |
11 | 论文 |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rmal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tive 430 dry clutch pressure plate | 2018,78(1-4):108-130 | 2018-05-24 | Yubing Gong,Wencheng Ge and Yun-Bo Yi(龚雨兵,葛文成,伊云波) |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Luoyang Optoelectr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University of Denver(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洛阳光电技术研发中心, 丹佛大学)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 | Yubing Gong | 是 | 1-11 |
12 | 论文 | 整体式波形片的成形回弹分析与模具优化 | 2021,28(7):72-78 | 2021-08-09 | 兰海,屈婧婧,刘飞,李海林,周志全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塑性工程学报 | 刘飞 | 是 |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