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设计专业

    一、专业概况

    环境设计专业于1995年开始招生和教学,2012年升格成为独立专业。本专业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侧重于艺术、文化、科技相结合的教学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强调发挥地区优势,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在设计中的应用,也注重设计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环境专业依托本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资源、致力打造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数智一体的环境设计教育平台。本专业具备优质的教学团队和名列全国的优秀教学水平,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优化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是我院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根据OBE理论、采用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业设计教育教学。环境设计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由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融合的专业教学体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既能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能满足行业发展和全国各地建设需求的设计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三方面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国际视野,能在环境设计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五年内,毕业生能够成长为对环境设计及相关领域内业务较为熟悉的专业人才,其专业能力达到:

    目标1: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系统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目标2:具有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独立承担环境设计任务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所学的设计理论方法和表达手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供较为完善的设计解决方案。

    目标3:在独立完成环境设计方案与实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对艺术、文化、科技等相关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策的设计研究能力。

    目标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对环境设计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可以承担设计管理与组织、设计研究等具有“交叉融合”特点的高阶设计工作。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对本行业前沿有研究,综合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因素,能针对新技术提出可行性方案,并对行业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 工程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2. 问题分析:具备利用专业知识对环境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环境设计和方案表达能力。

    4. 研究:掌握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动态,掌握环境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

    5. 使用现代工具: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设计和研究的能力。

    6. 工程与社会:掌握环境设计相关基础工程知识,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在具体设计中解决社会环境需求问题。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比较复杂的专业新技术问题,具备可持续设计能力。

    8. 职业规范:具备职业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9. 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组织和领导团队的能力。

    10. 沟通: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撰写专业设计报告和设计文稿。

    11. 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方法与经济决策并能够运用。

    12. 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设计学

    2.核心课程:中外建筑史、装饰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基础、植物配置、小型智能建筑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与数字化设计和智慧社区景观。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技能、劳动教育、专业导论与实践-环境设计、地域文化考察、境内设计考察/境外设计考察(双语)、专业模型制作实践、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实验、虚拟仿真设计实验、工作室实践1-4、植物配置课程设计、环境交互设计实践、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

     

     

     

    五、师资队伍及科研情况

    环境设计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支较为稳定成熟的教学团队,具备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全国先进的教学水平,拥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正高1人,副高4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

    多年来,环境设计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建筑装饰装修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设计人才。环境设计专业师生的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工程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教学模式

    依据学校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创新、对人才要求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设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从而造就出能够适应并引领新时期国家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我系特设立本科拔尖班工作室。

    拔尖班的教学以课程群小班授课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程学习中充分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且,拔尖班运用项目式驱动的科教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企业协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核心驱动力,学生围绕项目展开学习和研究。项目的来源丰富多样,可能是来自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也可能是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通过参与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与科研人员和企业人员进行交流合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课程群教学环节,引入企业导师(企业高级职称人员或者设计总监)参与课堂教学,这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企业导师在各自的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行业的最新动态、市场需求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各种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课堂上,企业导师可以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

    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情况

     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 余篇。学生获得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授权30 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 余项。学生设计成果在米兰设计周、NCDA、中国好创意、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3D 创新设计大赛等专业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1000 余项,其中国家级等级奖80 余项。

    八、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术深造:历届毕业生前往清华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继续深造设计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技能。

    职业发展: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广西等地的企业、设计机构或教育培训机构中发挥所长。毕业生能够在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会展空间设计等多个领域内的设计公司中承担起从设计概念到实际施工的关键角色,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九、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十、学生作品


           





     

     

     

     

     

     

     

     

     

     

     

     

     

     

     

     

     

     

     

     

     

     

     

     

      

     

     

     


联系电话:0773-2901948

院办行政:0773-2290400

院办传真:0773-2290400

教学秘书办公室:0773-220410、2256616

研究生秘书办公室:0773-2305205

书记邮箱:dept4sj@guet.edu.cn

院长邮箱:dept4yz@guet.edu.cn

举报邮箱:dept4sj@guet.edu.cn

举报电话:07732290405

邮政编码:541004

地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第四十一教学楼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