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科教育  教学通知>正文

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6月13日 作者:

法学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大类所含专业

法学大类专业涵盖法学(030101K)、知识产权(030103S)两个专业。

二、大类培养目标

法学大类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法学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学、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国家机关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律、知识产权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大类培养模式

法学大类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育理念,立足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学、知识产权人才需求,融合本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发展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法学、知识产权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踏实严谨的作风,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能够扎根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基层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始终的法学和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

四、主干学科

法学

五、法学大类前1年教学进程计划表(共性培养)

5.1 大类必修部分

     

           

讲授

实践

/实验

通识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2

6

48

17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42

6

48

形势与政策12

0.5

16

8

8

8

8

大学英语12

6

96

96

48

48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0.5

18

18

18

体育12

2

72

72

36

36

  军事理论

2

36

36

18

18

17

316

296

20

110

206

基础必修课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2

32

32

32

9

宪法学

3

48

48

48

法理学

4

64

64

32*

32

9

144

144

112

32

专业基础必修课

民法学Ⅰ-Ⅱ

7

112

112

56

56

19.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3.5

56

56

56

刑法学I-II

6

96

96

48*

48*

民事诉讼法学

3

48

48

48

19.5

312

312

104

208

45.5

772

752

20

326

446

注:表中有★的课程为核心课程


5.2大类任选部分

课程

类别

核心

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时分配

应修学分

讲授

实践

/实验

专业限选课

法律逻辑

2

32

32

32

2

专业限选课小计

2

32

32

32

2

专业任选课小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3大类实践部分

     

学时分配

           

讲授

实践

/实验

判解研究I-

4

64

64

64

4

实践环节小计

4

64

64

64

4

注: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暑假。


六、法学大类后3年培养说明(分专业)

6.1 法学

6.1.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较强地运用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西部基层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和涉外机构中从事决策、审判、咨询等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同时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预期五年以上的毕业生:

1.能够在实务界、学术界、教育界成功地开展与法律专业职业相关的工作,适应独立与团队工作环境;

2.能够评价、预测、解决法律实践问题,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知识妥善解决法律纠纷;

3.能够运用专业的法律搜索工具获取国内外法学理论前沿信息,提炼研究课题并进行持续探索;

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法律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6.1.2 专业特色

   本专业重在建设理工科类大学的“新文科”,建成广西一流本科并参与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继续依托学校电子信息类强势学科的优势,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着重培养学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学结合的能力。注重开展民族法教学,培养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服务广西地方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展东盟法教育教学,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将实践性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造就扎根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基层的法学应用型人才。

6.1.3 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八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法学知识:具备系统的法理学与部门法知识,掌握实体法与程序法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学学科知识体系。

2)问题分析:具备运用法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具有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能力。

3)研究:掌握搜集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能够获取法学前沿理论及研究动态并进行归纳整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职业规范: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引,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知行合一。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5)法律与社会:具备将所学法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用于分析、判断、解决、预测、评价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现象和问题。

6)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7)沟通:能够就法学领域的理论、实践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论文、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8)终身学习:对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6.1.4  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

毕业要求

指标点描述

相关教学环节

1.法学知识:具备系统的法理学与部门法知识,掌握实体法与程序法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学学科知识体系。

1-1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部门法知识奠定基础。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史、法社会学

1-2掌握法学学科实体法部门知识,掌握其内在的逻辑关联。

宪法学、民法I-II、刑法学I-II、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环境与资源法、知识产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投资法、世界贸易组织法、证据法学、公司法学、婚姻家庭法学、财税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学、房地产法、犯罪学、犯罪心理学

1-3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学部门知识,并具备与相应实体法相结合的能力。

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

2.问题分析:具备运用法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具有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能力。

2-1 具有司法文书写作能力,具备律师实务、进行法律诊所、仲裁的基本能力。

司法文书与律师实务、仲裁法学

2-2 具备分析实际案件争议焦点的能力,熟悉审判的具体程序,具备从事公司法务的能力。

判解研究、模拟审判、模拟调解、模拟谈判、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2-3 掌握企业管理、运营、证券、破产等基本原理

公司法、证券法

2-4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

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

3. 研究:掌握搜集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能够获取法学前沿理论及研究动态并进行归纳整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1 掌握法学研究应当掌握的逻辑原理

法律逻辑

3-2 掌握法学研究的常用搜索工具和数据库,掌握法学研究的技能与写作能力。

写作与沟通、法学论文写作、法学专题讲座、毕业设计(论文)、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投资法、世界贸易组织法

4. 职业规范: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引,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知行合一。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4-1 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刚要、形势与政策

4-2 理解诚实公正、奉公守法执法的法律职业道德与规范,并能在法学实践中自觉遵守。

法律职业伦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5. 法律与社会:具备将所学法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用于分析、判断、解决、预测、评价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现象和问题。

5-1 掌握法学专业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法、知识产权法专题、电子商务法学

5-2掌握社会对法律发展的需求与影响,掌握少数民族习惯法律的特殊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法社会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题、法学专题讲座、少数民族习惯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3 能分析和评价法律实践对社会安全、稳定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法律职业伦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6.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6-1 具有跨学科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判解研究、毕业实习、大学英语

6-2 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完成团队目标。

判解研究、模拟审判、模拟仲裁、模拟调解、模拟谈判、法学类社会调查、毕业实习

7. 沟通:能够就法学领域的理论、实践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论文、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1 能够就法学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写作与沟通、法学论文写作、毕业设计(论文)、判解研究、模拟审判法学类社会调查

7-2 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跟进法学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法学专题讲座、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投资法、世界贸易组织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外国法律史、外国刑法学

7-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法学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大学英语、专业外语(法学类)、国际贸易法(双语)、国际环境法(双语)、英美法(双语)

8. 终身学习:对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8-1 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法学专题讲座、体育

8-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国际国内事件的法律分析能力,凝练综述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等,能够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沟通、法学论文写作

6.1.5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宪法学、法理学、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Ⅱ、民事诉讼法学法律职业伦理、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判解研究、模拟审判、模拟仲裁、模拟调解、模拟谈判、法学类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6.1.6毕业合格标准

1.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学分。

2.完成第二课堂学分8学分。

6.1.7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修业期限:3-6年

2.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6.1.8 教学进程计划表(必修课)

     

           

讲授

实践

/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2

6

48

37

中国近代史纲要

3

48

42

6

48

形势与政策12

0.5

16

8

8

8

8

大学英语12

6

96

96

48

48

体育12

2

72

72

36

36

  军事理论

2

36

36

3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2

6

4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70

10

80

大学英语34

6

96

96

48

48

体育34

2

72

72

36

36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1

38

38

18

20

形势与政策3、4、5678

1.5

48

20

28

8

8

8

8

8

8

写作与沟通

2

32

32

32

通识必修课小计

37

730

666

64

92

242

140

172

40

28

8

8

基础必修课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2

32

32

32

9

宪法学

3

48

48

48

法理学

4

64

64

32*

32*

基础必修课小计

9

144

144

112

32

民法学Ⅰ-Ⅱ

7

112

112

56

56

3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3.5

56

56

56*

刑法学I-II

6

96

96

48*

48*

民事诉讼法学

3

48

48

48

法律职业伦理

2

32

32

32

经济法

2

32

32

32

刑事诉讼法学

3.5

56

56

56

中国法律史

2

32

32

32

商法学

2

32

32

32

国际法学

2

32

32

32

国际私法学

2

32

32

32

国际经济法学

2

32

32

32

知识产权法

2

32

32

32

39

624

624

104

208

128

184

85

1498

1434

64

268

482

268

356

40

28

8

8

6.1.9教学进程计划表(选修部分)

     

           

讲授

实践

/实验

法律逻辑

2

32

32

32

18

专业外语(法学类)

2

32

32

32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

32

32

32

法学论文写作

1

16

16

16

证据法学

2

32

32

32

财税法

2

32

32

32

环境资源法

2

32

32

32

合同法

2

32

32

32

公司法学

2

32

32

32

国际民事诉讼法学

2  2

32

32

32

国际投资法

2

32

32

32

国际贸易法(双语)

2

32

32

32

国际环境法(双语)

2

32

32

32

外国刑法学

2

32

32

32

犯罪学

2

32

32

32

犯罪心理学

2

32

32

32

中国法律思想史

2

32

32

32

司法文书与律师实务

2

32

32

32

35

560

560

32

32

32

192

192

80

     

           

讲授

实践

/实验

信息安全法

2

32

32

32

10

电子商务法学

2

32

32

32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2

32

32

32

知识产权法专题

2

32

32

32

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

2

32

32

32

少数民族习惯法

2

32

32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

32

32

32

外国法律史

2

32

32

32

英美法(双语)

2

32

32

32

法社会学

2

32

32

32

世界贸易组织法

2

32

32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

1

16

16

16

国际商事仲裁法

2

32

32

32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题

2

32

3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