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20年)

作者: 时间:2021-01-20 点击数:10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限5000字以内)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中心遵循OBE理念,基于“理论深化、实践创新、视野拓展”基本策略,在“实验实训、竞赛创新、基地管理、校企合作”四个层面,从“计算思维、系统能力、工程应用、创新创业”四个维度开展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层次推动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方面综合发展。

 2020年,实验中心共开设105门实践课程,为人才培养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

  1. 针对疫情带来的教学挑战,中心基于线上实践平台Educoder,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开展远程实践教学服务,促进信息化和教育教学融合。共线上开设课程79门次,7000余名学生在线上实训实战时间超过1000万分钟;

  2. 持续加强校企合作,成功引进5家企业入驻四创中心(请见表1),目前已与15家企业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3. 承办10项学科竞赛(请见表2),其中2项国赛(赛点)、4项省赛、2项校企合作竞赛、2项院级比赛,校内超4000人次学生参加竞赛,覆盖广西区内38所高校师生参赛;

  4. 投入66.8万元建成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室并投入使用,覆盖“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家居”三个方向,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践环境。投入约16万元,建成电子工程训练创新实践基地,向全院师生提供统一的硬件设计工作开展场地和电子元器件管理服务。

1  2020年与企业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

房间编号

公司名称

负责教师

1

4#205

江西小绿车科技有限公司

秦兴国

2

4#207

广州雅信达英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黄桂敏

3

4#208

深圳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肖亮

4

4#404

广西君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辉

5

4#201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林煜明、覃志松


2 2020年度实验中心主/承办学科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级别

参加学生人数

1

 “互联网+”选拔赛

学院级

320个团队,1200余人

2

粽”情于你线上程序设计大赛

学院级

100

3

梦极光”CTF

校企合作

47个团队,127名学生

4

CCF CSP认证

省部级

142

5

CCSP(国赛赛点)

国家级

44

6

蓝桥杯(省级赛点)

省部级

500

7

蓝桥杯(国赛赛点)

国家级

29所高校,300名学生

8

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省部级

38所高校,156支参赛队,468名学生

9

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竞赛

省部级

8个赛道,38所高校,1099支参赛队

10

芯联智能Qbot机器人大赛

校企合作

19个参赛队,90名学生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2020年度,中心持续推动课内课外一体化、线上线下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从实验教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等方面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1. 本中心教师指导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5项;同时立项科教协同育人项目16项;

  2. 指导606人次学生参加了近30项省部级、国家级赛事,获国家级奖项61项,省部级奖项120项。其中获“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内学科竞赛奖励3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级20项)(请见表3)。

  3. 549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实践环境支撑,中心教师指导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奖励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4. 学生通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共开发出投入实际应用的信息系统3个(请见表4),其中工程认证持续改进与报备系统已在校内推广使用。

3  2020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部分)

序号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竞赛组织单位

1

2020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

全国三等奖

黄湖 (1700800510),林楷浩 (1800300925),陈澳格(180030090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2

2020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

全国二等奖

鲁智昊(1901000618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全国三等奖

周博睿(1900501032

4

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

全国一等奖

2项)

鲁智昊(1901000618)、宁申恺(1900300728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组织委员会

5

全国二等奖

6项)

张鹏礼(1800730138)、张婷玉(1800300208)、覃其洲(1900300628)、苏一水(1900300128)、李龙飞(1800300924)、韦俊宇(1900310227

6

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

全国三等奖

邓张稼(1900301201),刘柏良(1900300221),梁观平(1700201818),谢浚霖(1900301236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委会

7

省部级特等奖

邓张稼(1900301201),(刘柏良1900300221),梁观平(1700201818),谢浚霖(1900301236

8

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

国家级一等奖

林楷浩 (1800300925)、陈澳格 (1800300909)、黄湖 (1700800510)、

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政府

9

国家级二等奖

4项)

梁止潆 (1800300506)、 李云灏 (1800300823)、张丁介 (1800301539

10

卢畅(1900300223)、秦慧颖(1800300904)、穆项博阁(1900301226

11

谢浚霖 (1900301236)、梁观平 (1700201818)、蒋璐璇 (1900301503

12

汪小龙(1800300735)、唐涌清(1800300530)、王星博(1800300533

13

国家级三等奖

莫世德 (1700300422)、李俊达 (1700300415

14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级三等奖

2项)

卢畅(1900300223、黄翰鹏(1900300212、盖军雄(1900301213、穆项博阁(1900301226、李旺洋(1901610309

教育部、商务部、无锡市人民政府

15

梁止潆( 1800300506 )、廖国贵( 1800301320)、李云灏( 1800300823)、 梁思玲( 1800300505 )、秦慧颖( 1800300904

16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2020网络技术挑战赛

全国一等奖

林楷浩(1800300925)、陈澳格(1800300909)、黄湖( 1700800510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17

全国二等奖

林楷浩(1800300925)、陈澳格(1800300909)、黄湖 (1700800510



4 2020年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发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

序号

系统

网址

开发者

1

操作系统虚拟仿真项目

http://os.kilig.ink/visualization_page/

2016级黄琦(毕业设计)

2

栈及其应用虚拟仿真项目

http://120.25.213.148:8888/#/face

2017级陈钦其、黄泽麟、黎俊宏(课程设计)

3

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与报备系统

http://120.25.213.148:8081/#/

2017级陈钦其、黄泽麟、黎俊宏(课程设计)


中心在实验实训、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方面全方位促进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工作。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在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周娅教授带领下,建立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科研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中心现有专职人员58人,拥有博士学位25人,占比43.1%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38人,占比65.52%;正高级职称教师1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7人,中级职称12人,未定级2人。中心教师在教学指导方面积极活跃,先后有丁勇教授入选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亮教授担任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黄桂敏教授担任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为实验中心工作开展和影响力扩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引进并举,不断充实丰富中心师资队伍,提升队伍整体实力。

基于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需要,中心在2020年度新引进教师2人,丰富了中心队伍层次。8位教师获得职称晋升,其中3人晋升正高级实验师、1人晋升高级实验师,促进实验教师和创新实践导师融合发展,提升了师资队伍综合实力。

2. 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教学竞赛,推动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中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共在10项教学竞赛中获奖22人次(请见表5),其中获第三届全国绿色计算创新大赛实践教学组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人获校级优秀任课教师称号,21人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3. 设置专项经费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学术会议、继续教育进修等,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教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培训,拓展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中心设置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共有39人次参加了华为昇腾培训、阿里云大学师资培训等,有4人参加高校教学管理研修。50名教师参加在线学习,累计学习超700学时。同时聘请了一批专家针对专业认证、互联网+大赛、校企合作等开展线上专项报告,丰富和开阔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

5 2020年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比赛名称

获奖教师

备   注

1

第三届全国高校绿色计算创新大赛

王宇英

全国一等奖

2

张瑞霞

全国二等奖

3

广西2020鲲鹏应用创新大赛

陈金龙,李纳璺,王军

省部级三等奖

4

2020年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

张瑞霞、韦必忠、王子民

省部级三等奖

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届优秀教学课件评选

张敬伟

校级一等奖

6

陈宏、徐周波

校级三等奖

7

管军霖

校级优秀奖

8

202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线教学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和在线教学微视频大赛

李优、王宇英

校级二等奖

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思政设计竞赛

李优、陶晓玲

校级二等奖

10

林科、唐成华

校级三等奖

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管军霖、陈俊彦

校级三等奖

1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优秀任课教师

李优、管军霖

校级

1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大赛

张敬伟

校级三等奖

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届教师板书设计比赛

刘少兵

校级三等奖

16

王宇英

校级优秀奖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本中心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了教学改革长效支持机制。2020年,中心教师在研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2020年新增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项目名称:以四创育人平台为中心,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圈的探索与实践,主持人:周娅)、获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新增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校级一般项目3项。同时,中心依据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工程教育认证等发布了《2020年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申请指南》,针对信息化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开展分类建设,资助项目12项,合计投入经费39万元。

 2020年,中心重点支持5门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包括编写实验指导书、更新实验项目等。本年度有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等五门课程获得资助,主要建设线上线下实验资源,在Educoder平台新建了50余个实训项目。由中心主任周娅教授主持开发的栈结构及其应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推荐参评省部级一流课程。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中心教师林科、覃志松两位老师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联合开发了物联网实训平台,内容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家居”三个方向,投入66.8万元建成了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室,并投入使用,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践环境。

 2020年,实验中心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项,新增国家级项目4项;全年到位经费218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等上发表学术论文34篇(SCI收录16篇),国内会议论文5篇,国际会议论文26篇;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3篇。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2020年度,中心面向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专业建设需求,投入135万元建设了信息安全实验室,投入68万元新建了物联网综合实训实验室,投入40万元更新了信息对抗实验室的设备。同时,投入21万元立项建设Android应用开发、Linux应用实践、网络对抗技术、应用密码学、网络攻防靶机、数据结构与算法、智能信号处理等7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资源。

在中心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发了课程设计管理系统,可支持多教师指导课程设计、学生自主组队、过程指导信息记录、课程设计报告批改等。该系统可为多教师指导同一门课程设计及过程信息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2020年疫情防控要求,中心组织学生开发了疫情期间实验室管理App,支持学生扫码进入实验室学习、跟踪学生出入实验室时间等,保障了实验室在疫情期间的有序开放,在校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 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根据2020年疫情防控要求,中心制定了《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结合实验中心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实验室开放预约功能,师生可通过系统查询中心实验室及设备可用情况并预约使用本中心各类软硬件教学资源。

实验中心实现非教学时段全开放,学生可申请实验室用于学科竞赛训练、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和自主实验研究等。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设备领用和借用登记制度,通过指纹门禁系统进行门禁控制,并经常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实验中心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本年度中心接待了国防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肇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上海电力大学、西南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的访问团,就示范中心的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实验中心是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广西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的主办地,借助竞赛的成功举办向区内外38所高校展示了实验中心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赛事组织能力。

在对外交流方面,本中心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设立分中心,结合中心在信息学科的优势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学科特点,助力其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本年度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小绿车科技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紧密联系,深入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在发挥自身示范作用的同时,也积极向同行学习,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董荣胜教授受邀在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进行大会报告、张敬伟教授受邀在WISA 2020上做了“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育探索”报告以及在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下的模式变革与创新—2020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创新实践与发展院长研讨会上做了“推动实践创新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报告,与国内同行就一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交流。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1.  2020117日,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卢苇,东北大学教务处朱志良处长等参加软件学院揭牌仪式,并参观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在优化办学思路、具体化办学举措、注重产业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与学院教师进行交流,希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特定行业应用领域的高素质软件人才。(请见图1

1 卢苇一行参观创新实践基地

  1.  20201223日上午,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华为深圳研究所副所长王钊等到校参加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揭牌仪式并参观四创中心。曾部长就联合开展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学校为行业、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撑,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

  1.  20209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一行,就“重大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来我校调研,并参观智慧谷和相关合作企业。就相关工作进行广泛交流,听取意见、提出建议。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副主任朱之文、丛兵、常荣军,调研组成员张京泽、林蕙青、高志标、管培俊等参与调研。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汇报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刚陪同调研。

2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一行参观花江智慧谷

3 赵冰一行参加四创中心


  1.  20201026日,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一处副处长王斌到我校考察,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卢岱,学校党委书记唐平秋、校长徐华蕊,校党委副书记陈贵英、聂慧等陪同考察。在花江慧谷一期(四创中心),赵冰认真观看了花江慧谷宣传片,听取了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等情况汇报,并与现场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赵冰在考察过程中对我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思政、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和充分肯定。他强调,学校要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特色优势,继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全国同级同类一流水平大学。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720日上午,2020年新工科与产教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的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嘉宾来我校考察。考察团成员来自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安徽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文山学院、五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广州航海学院、江汉师范学院等20余所高校校领导、院领导和系主任。副校长周娅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我校智慧教学楼、教学实践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花江慧谷一期四创中心等,考察团对我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取得成绩表示高度赞赏。


  1. 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建设,能力水平需要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

1围绕鲲鹏人才培养、国产应用软件落地等需求,需要一批熟悉OpenEulerOpenGauss、昇腾处理器架构等内容的实验师资队伍;

2Android应用开发、Python开发技术、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方向等前沿课程师资不足。

 2.中心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拟着力建设1-2门高水平特色化实验课程,为区内外高校学生的线上实验提供服务,扩大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自治区教育厅和学校对示范中心建设非常重视,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支持,2020年下拨示范中心设备购置费208万元、专项运行经费40万元,进一步丰富了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徐校长、钟副校长和周副校长等多次亲临实验中心指导工作,对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室体现专业特色、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两个层面抓好落实中心建设。2020年度学院共投入近140余万元用于中心新建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和平台购置、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为学生的实验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支撑和优异的学习环境。学校还组织示范中心教师参加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与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让教师能广开思路,在实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


    1. 下一年发展思路

 1.继续推进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推广使用课程设计管理、生产实习管理信息化过程,并稳步推进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

 2.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按基础性实验项目线上做,综合性实验项目线下做思路,更新实验内容,将综合性实验项目与实际应用系统需求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围绕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目标,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探索基础实验线上自动评测,综合实验线下答辩验收模式,同时推动实验报告改革,规范实验报告撰写格式和要求,提高质,降低量的要求,减轻师生负担。

 4.整合先修后续课程实验内容,降低重复性实验要求,以功能、要求递增方式,以逐步完善,做出实用软件系统为目标,贯通程序设计、数据库、Web前端、Android、软件工程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5.探索支持学生团队完成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和考核模式,提高实践环节挑战度、创新性。

第二部分 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11日至1231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在学校名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www.guet.edu.cn/cetc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邮政编码

541004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5677.9

设备总值

3709.55万元

设备台数

3951/

经费投入情况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248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149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1. 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1. 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周  娅

1966

正高级

主任

管理

硕士

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博导

2

刘洪波

1967

副高级

副主任

教学

学士


3

常  亮

1980

正高级


管理

博士

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博导

4

张敬伟

1977

正高级


管理

博士

博导

5

蔡国永

1971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6

文益民

1969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7

刘振丙

1980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8

丁  勇

1975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博导

9

黄桂敏

1965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导

10

林煜明

1978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1

陶晓玲

1977

正高级


教学

硕士


12

张会兵

1976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3

唐成华

1974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4

谢  武

1979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5

王宇英

1976

正高级


教学

硕士


16

樊永显

1977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7

汪华登

1979

正高级


教学

硕士


18

潘海玉

197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19

陈  辉

1974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0

覃志松

1977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1

甘才军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2

孙晋永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3

俸  皓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4

王  晶

198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5

王子民

1974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6

崔更申

197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27

王慧娇

1976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28

王  勇

1977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29

张文辉

197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0

孟  瑜

197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31

王虎寅

1968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2

张华成

197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3

林  科

1978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4

陈金龙

1979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5

张瑞霞

1973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6

李  优

198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7

折建章

1971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8

陈俊彦

1985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9

雷晓春

1981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0

王代君

1967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41

刘联海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42

翟仲毅

198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43

宾辰忠

1979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4

李德明

1973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5

李  龙

1989

中级


教学

博士


46

庞  程

1988

中级


教学

博士


47

唐  麟

1980

中级


教学

硕士


48

秦兴国

1984

中级


教学

硕士


49

刘斯韵

1986

中级


教学

硕士


50

梁  海

1982

中级


教学

硕士


51

王诗文

1991

中级


教学

硕士


52

黄建华

1973

中级


教学

硕士


53

刘少兵

1973

中级


教学

硕士


54

姚  罡

1973

中级


教学

硕士


55

管军霖

1979

中级


教学

硕士


56

王学文

1979

中级


教学

硕士


57

彭  洋

1994

未定级


教学

硕士


58

贾  飞

1992

未定级


教学

硕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具有多种性质的,选填其中主要工作性质即可。(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兼职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刘静

1986

中级


管理

学士


2

黄鹤

1991

中级


技术

学士


3

李秀忠

1984

中级


教学

学士


4

江伟峰

1982

中级


教学

学士


5

陆超

1984

中级


教学

学士


注:(1)兼职人员:指在示范中心内承担教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非中心编制人员。2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3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4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三)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严昱文

1983

副高级

日本

会津大学

访问学者

2019.01-2021.12

2

柳佳林

1988

中级

美国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访问学者

2019.01-2021.12

注:(1)流动人员:指在中心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行业企业人员、海内外合作教学人员等。(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四)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于戈

1962

正高级

主任

委员

中国

东北大学

外校专家

1

2

周世杰

1970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电子科技大学

外校专家

1

3

李凤霞

1953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北京理工大学

外校专家

1

4

苏一丹

1962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广西大学

外校专家

1

5

廖宏

1965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广西计算中心

企业专家

1

6

周娅

1966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内专家

1

7

张敬伟

1977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内专家

1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次)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

562

18760

2

2018

1445

20602

3

2019

127

1524

4

2020

55

910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

2017

233

6800

6

2018

89

1946

7

2019

47

1128

8

软件工程

2018

694

10358

9

2019

298

5108

10

物联网工程

2016

21

336

11

2017

247

4158

12

2018

545

9646

13

2019

87

696

14

智能科学与技术

2017

162

1404

15

2018

983

15344

16

2019

246

6924

17

信息安全

2017

120

2640

18

2018

694

11836

19

2019

96

960

20

信息对抗技术

2017

161

2580

21

2018

84

1176

22

2019

127

1270

23

计算机类

2019

121

2904

24

2020

1397

25146

25

机器人工程

2019

37

296

26

工业工程

2018

90

720

27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9

60

480

28

全院所有专业

2017

18

288

29

2018

507

6556

30

2019

211

5064

31

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

2020

4810

115400

32

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

2019

3720

29760

合计

315042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1. 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258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523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18

实验教材总数

3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0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1. 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173

学生发表论文数

9

学生获得专利数

2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四、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

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以四创育人平台为中心,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圈的探索与实践

教高厅函〔20202

周娅

朱志斌、李晓记、赵中华、姜彦南、张敬伟

2020.5-2022.5

5

a

2

基于STEM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桂教高教〔202054

张文辉

孟瑞敏、李芳、熊太平、赵龙阳、王诗文、张华成

2020.6-2022.6

3

a

3

计算机学科物联网方向“T”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054

陈俊彦

王勇、雷晓春、唐甜、林科、俸皓、折建章、张炜

2020.6-2022.6

1

a

4

数字经济视野下计算机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1938

常亮

古天龙、周娅、张敬伟、刘少兵、李龙、宾辰忠、李笠

2019.7-2021.6

3

a

5

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1938

陈金龙

刘振丙、许睿、徐正丽、文益民、谢武、蔡国永、张华成、强保华

2019.7-2021.6

1

a

6

大数据驱动的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桂教高教〔201938

张敬伟

张会兵、林煜明、刘少兵

20197-2021.6

1

a

7

竞赛驱动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

桂电教〔202024

王子民

刘振丙、张敬伟、李优、王茂发、包旭光、张净

2020.12-2022.12

1

a

8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桂电教〔202024

王宇英

张敬伟、王诗文、邓珍荣

2020.12-2022.12

0.5

a

9

物联网综合实训项目建设与实践

桂电教〔202024

覃志松

林科、崔更申、陈俊彦、张姿

2020.12-2022.12

0.5

a

10

实践课程网络报告教学改革

桂电教〔202024

刘斯韵

汪华登、唐麟

2020.12-2022.12

0.5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研究的课题。

  1. 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本年度经费(万元)

类别


异构环境中面向大规模商品知识图谱的查询处理

国科金计项[2020]42

林煜明

李优、李云辉、王超强、宋浩

2021/01/01-2024/12/31

21

a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符号计算的知识图谱补全和压缩及查询技术研究

国科金计项[2020]42

李凤英

董荣胜、李龙、刘华东、李云辉

2021/01/01-2024/12/31

21

a


英语文本概念式表示及其语义理解关键问题的研究

国科金计项[2020]42

黄桂敏

周娅、李俊

2021/01/01-2024/12/31

21.6

a


基于知识表示学习的个性化兴趣点推荐研究

国科金计项[2020]42

宾辰忠

包旭光、李云辉、曾志新、朱桂明、陈红亮、李康林、梁浩宏

2021/01/01-2024/12/31

21.6

a


基于海量旅游Web数据的智慧旅游平台关键技术

国科金计项〔201647

周娅

黄桂敏、张会兵、秦兴国

2017/1/1-2020/12/31

2

a


知识感知的动态系统建模与验证

国科金计项〔2019138

常亮

翟仲毅、李龙、宾辰忠

2020/1/1-2023/12/31

17.55

a


教育大数据的获取、管理与知识构建方法研究(子课题)

国科金计项〔2019138

常亮

张会兵、刘平山

2020/1/1-2023/12/31

37.05

a


融合线上社交网络与线下地理位置的影响力最大化问题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9138

谢武

尚家兴、刘大江、张慧敏、王子民

2020/1/1-2023/12/31

16.83

a


情景感知的物联网边缘服务认知模型与机制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9138

翟仲毅

翟仲毅

2020/1/1-2023/12/31

1.65

a


空间约束的在线包组推荐优化与公平性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840

张敬伟

杨青、李笠、俸皓、李云辉、岳中伟、王茜、刘开军、陈茹

2019/1/1-2022/12/31

16.65

a


数据流半监督分类中的半监督迁移学习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840

文益民

缪裕青、郑卓远、季剑秋、石中伟、易新河、秦一休、秦柯柯、伊海洋、刘帅

2019/1/1-2022/12/31

17

a


基于深度表示和迁移学习的社交媒体多模态情感分析

国科金计项〔201738

蔡国永

缪裕青、Xia Hu、季剑秋、刘华东、吕光瑞、顾伟东、冯耀功、李力钊、刘建兴

2018/1/1-2021/12/31

2.02

a


基于(全)同态加密的安全云数据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738

丁勇

韦永壮、王会勇、郑彦斌、王晶、 赵汝文、高志强、韩波、崔小晴、 刘海谊

2018/1/1-2021/12/31

3.1

a


社会化商务环境下的动态信任机制研究

国科金计项〔201647

张会兵

蔡国永、刘联海、首照宇

2017/1/1-2021/12/31

2.036

a


面向智能终端的轻量级移动应用开发环境研发

桂科计字[2018]281

翟仲毅

赵岭忠、王盟、牛梦、周雪莹、郑鹏鹏、向科、岳秋霞

2018/1/1-2020/12/31

0

a


溶洞型景区智能导游室内定位及位置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桂科计字[2018]221

秦兴国

文益民、陈金龙、崔更申、王文翰、宁毅、潘航、周惠、蒋盟珂、谢坤、曾庆豪

2018/1/1-2020/12/31

0

a


应用于智慧旅游的北斗多源定位技术专利分析评议项目

2018AC14008

常亮

宾辰忠、古天龙、何倩、刘振丙、张会兵、李灵巧、李笠、张乐、袁红红、张晓红、王海荣、赵博慧

2018/1/1-2020/12/31

0

a


空间约束的在线包组推荐技术与推荐公平性研究

2018JJA170009

张敬伟

杨青、郑卓远、岳中伟、厍奇、周圣洁、陈茹、刘开军、陈奕衡

2018/1/1-2020/12/31

0

a


不确定型模糊Kripke结构的模型检测方法

2018JJA170044

潘海玉

叶玲玲、查显伟、毛兆东、蔡泳

2018/1/1-2020/12/31

0

a


数据流半监督分类中的多源迁移学习的研究与应用

桂科计字[2018]138

文益民

季剑秋缪裕青石中伟秦一休秦柯柯伊海洋刘帅

2018/1/1-2021/12/31

17

a


面向涉密场所的视频人体行为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

桂科计字[2017]195

丁勇

蓝如师、徐增敏、孙可、王俊义、王晶、赵汝文、高志强、韩波、刘海谊、崔小晴、邢春芳、蒙儒省、李翔宇、严鑫毅、任廷立

2017/3/1-2021/6/1

0

a


多模态社交媒体大数据情感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

桂科计字[2017]198

蔡国永

缪裕青、胡侠、徐智、季剑秋、马华东、 顾伟东、吕光瑞、冯耀功、 贺歆灏、李虹羽

2017/3/1-2020/6/1

0

a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项目要求同上。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一种基于游览行为的旅游资源推荐方法及系统

ZL201710581785.X

中国

宾辰忠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一种基于规则的英语作文语法错误纠正方法

ZL20161 1108693.1

中国

黄桂敏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一种英语作文情感观点分析方法

ZL201611110038.X

中国

黄桂敏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一种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英语译文质量分析方法

ZL201710535667.5

中国

黄桂敏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分层多域可视安全运维方法

ZL201710856658.6

中国

陶晓玲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6

一种脆弱性态势数据融合方法

ZL201710909464.8

中国

陶晓玲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一种面向群组的旅游推荐方法

ZL201710919644.4

中国

常亮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8

一种基于循环矩阵翻译的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

ZL201710856687.2

中国

常亮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9

一种基于LSH的过滤验证字符串相似性连接方法

ZL201910793085.6

中国

张敬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0

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商品属性信息抽取方法

ZL201810229978.3

中国

张敬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1

一种融合编码和多版本数据的海量空间对象存储方法

ZL201710192554.X

中国

张敬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必须是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多个中心完成人只需填写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4类型:其他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他。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他。(以下类同)

 2. 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类型

类别

专著名称

(或章节)、页

1

Secure Metering Data Aggregation With Batch Verification in Industrial Smart Grid

丁勇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16(10), 6607-6616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ockchain-based digital advertising media promotion system

丁勇

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14,482-496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Multi-level Deep Correlative Networks for Multi-modal Sentiment Analysis

蔡国永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中国电子学报)

2020,29(6), 1025- 1038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ssessment

陶晓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20, 16(11), 1-13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A neural multi-context modeling framework for personalized attraction recommendation

宾辰忠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20, 79, 14951-14979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6

Multiview Translation Learning for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宾辰忠

Scientific Programming

2020, 7084958:1-9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IoT-RECSM-Resource-Constrained Smart Service Migration Framework for IoT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翟仲毅

Sensors

2020, 20(8), 1-13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8

A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of Sentences Clustering in Webcast Barrages

黄桂敏

Journa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20, 16(3), 718-732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二人

9

Considering Fine-Grained and Coarse-Grained Information for Context-Aware Recommendations

李龙

The Computer Journal

2020, bxaa095, 1-15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0

An improved EAAP scheme for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李龙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20,  https://doi.org/10.1002/dac.4283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1

A Novel Ray-Casting Algorithm Using Dynamic Adaptive Sampling

汪华登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2020, Article ID 8822624, 12 pages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二人

12

Gallery-Sensitive Single Sample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Domain Adaptation

文益民

Neurocomputing

2020.11 online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3

Semi-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data streams by BIRCH ensemble and local structure mapping

文益民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35(2), 295-304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4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Correlation of Learning Behaviors to Predict Dropouts from MOOCs

文益民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25(3), 336-347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5

Prediction of Repeat Customers on E-Commerce Platform Based on Blockchain

张会兵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2020, Article ID 8841437,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6

Embedding Implicit User Importance for Group Recommendation.

张敬伟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

2020, 64(3), 1691-1704

SCIE)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其他

17

支持第三方仲裁的智能电网数据安全聚合方案

丁勇

电子学报

2020, 48(2), 350-358

EI Compendex收录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18

基于数据生成—消耗依赖的语义工作流并行化重构方法

孙晋永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0(6), 1636-1650

中文核心

合作完成-第一人

19

基于域对抗网络和BERT 的跨领域文本情感分析

蔡国永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50(2), 1-7

中文核心

合作完成-第一人

20

基于空间注意力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情感分析

蔡国永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50(4), 8-13

中文核心

合作完成-第一人

21

基于双注意力多层特征融合的视觉情感分析

蔡国永

计算机工程

2020(9), 1-7

中文核心

合作完成-第一人

22

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群建设研究

唐成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18(5):53-57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3

面向专业学位的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库建设研究

唐成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18(3):50-54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4

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研究

张文辉

科教文汇

2020,496(6):85-86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5

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

张文辉

科教文汇

2020,509(29):2-4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6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

陈金龙

大众科技

2020,(9):102-104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7

计算机基础类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王代君

文渊

2020,(7):122-122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8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思政初探

管军霖

数码世界

2020,(9):177-178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9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评价结果研究

管军霖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9):118-119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0

主动式实验课程成绩预警系统及其效果评估

甘才军

软件导刊

2020,19(5):128-131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几点思考

孟瑜

信息与电脑

2020,32(12):83-85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孙晋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8):160-161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3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思政建设

孙晋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7):58-59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探讨

文益民

高教论坛

2020,(6):73-76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一般教材及会议论文不在此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成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或流动人员)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2)类型:SCIE)收录论文、SSCI收录论文、A&HCL收录论文、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论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收录论文(CSSCI)、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论文(CSCD)、外文专著、中文专著;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3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4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5作者:多个作者只需填写中心成员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


3 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

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VComputer存储式计算机虚拟软件

自制

通过虚拟机实现学生对计算机存储程序、程序执行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存储程序虚拟机与编译器,具有:编写机器指令、汇编指令程序,装载程序,执行程序等功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

自制

利用H5JavaScript技术将抽象的数据结构算法形象的展示给学习者。

包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为: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形结构基本算法以及排序算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

CPU流水线虚拟仿真实验远程接入设备

自制

采用3U机箱设计、标准输入电源规格220V50-60Hz;机箱配备1A保险保障安全;装配有12个插槽的底板、1块电源板卡、风扇以及安全检测、控制模块。功能如下:1、温度监测。2、功耗控制。3、板卡在线监测。4、短路保护。

申请软件著作权一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4

智慧城市物联网实训沙盘

自制

集成空气质量检测、交通控制、灯光控制等一体化的智慧城市沙盘系统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5

国际会议论文数

26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16

省部委奖数

2

其它奖数

0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三)2”以外的其他国内刊物,只填汇总数量。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www.guet.edu.cn/cetc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7053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1351 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850 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秦兴国

移动电话

13978309207

电子邮箱

315859742@qq.com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计算机学科组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3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广西本科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年终工作会议

桂林理工大学

古天龙

40

2020.12.13

区域性

: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布鲁姆分类法视野下的国家一流课程建设

董荣胜

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2020

2020.12.10

厦门

2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育探索

张敬伟

WISA 2020

2020.9.24

广州

3

推动实践创新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张敬伟

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下的模式变革与创新—2020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创新实践与发展院长研讨会

20209.29

线上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赛点)

国家级

410

汪华登

正高级

2020.11.17

5.0

2

第二届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赛点)

省部级

610

王子民

副高级

2020.11.27-11.29

25

3

2020年度CCF CCSP竞赛

省部级

44

管军霖

中级

2020.10.17

1.0

4

第三届届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省部级

468

王子民

副高级

2020.11.20-11.21

20

5

第十一届“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省赛(赛点)

省部级竞赛赛点

500

管军霖

中级

2020.10.18

5

6

芯联智能杯Qbot机器人大赛

校企合作

90

王子民

副高级

2020.7.28

4

7

梦极光杯”CTF

校企合作

127

姚罡

中级

2020.7.4

1.5

注: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2020.8.4-8.5

19

https://www.guet.edu.cn/dept3/info/1034/3181.htmAI视觉机器人培训)

2

2020.12.2

60

https://www.guet.edu.cn/dept3/info/1034/3358.htm(大学生学科竞赛)



 6.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20CCF CSP认证

142

管军霖

中级

2020.09.13

0.5

2

2020级程序设计竞赛培训

180

王子民

副高级

2020.7.21-7.23

0.5

3

2020级智能小车培训

528

林科

副高级

2020.7.19-7.23

3.0

4

智慧农业3D虚拟仿真实训培训

20

林科

副高级

2020.10.20

0.5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927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0

0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201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