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报告公示

站内搜索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OBE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力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在“实验实训、竞赛创新、基地管理、校企合作”四个层面,从“计算思维、系统能力、工程应用、创新创业”四个维度开展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践行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思想,强化实践教学顶层设计,层次推动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方面综合发展。以务实举措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022年,实验中心共开设220个课号的实践课程(含课内实验),为人才培养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

  1. 中心积极探索计算机实践教学新模式,论证并初步构建“算网融合安全”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基于线上实践平台Educoder,开展远程实践教学服务,促进信息化和教学方式融合。

  2.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国产软件研发和工程应用人才”目标,联合软通动力、广州东软睿道、广西华云大数据和广西泛糖科技开展广西区现代软件产业学院建设任务书制定及论证会。校企双方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任务、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方向与领域等达成共识。借力产教互融、人才培养深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让软件人才培养高阶化,赋予软件人才能力培养新内涵。

  3. 获批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合广西柳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论证。致力于以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领域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工业协同生态应用智能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培养掌握行业软件开发理论知识和技术,遵循行业标准规范进行软件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能研发大型行业协同应用软件、智能嵌入式软件关键技术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4. 2022年,首次引入“新生计算机第一课”。“新生计算机第一课”是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与数字化人才培养语境下,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规模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准备,为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中国教育智慧做好铺垫,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前,通过在线开放平台学习的形式,提前学习一组基础课程、开展一次计算机基础测评,帮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持续加强校企合作,2022年新增5家企业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合作企业信息如表1所示:

12022年与企业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信息表

序号

合作企业名称

合作企业简介

合作开展情况简介

1

北京高科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高科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产教融合业务。中国高科集团充分整合各股东高校的优质学术资源,与各类科研院所及企业广泛展开平台联动、协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多渠道资源, 引入 “ 互联网+“ 理念, 全面布局现代教育领域, 提供专 业及创新型教育服务。

双方共建信创产业学院,深入推动产教融合。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培养路径,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师资、共建信创实训室、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申报科研类项目均有涉及。

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信服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安全、云计算IT基础设施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旗下有两大业务品牌是深信服智安全、 信服云,与子公司信锐技术,共同承接“让每个用户的数字化更简单、更安全”的企业使命。

提供实训实习要求等相关情况,企业方负责定制符合学院要求的实习方案,并选派资深技术老师到学院开展实习实训,实习人数定额50人,实习日期定为2022627日到2022711日。

3

南京育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育安信息科技有限公                                                        司成立于2017年,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提供实训实习要求等相关情况,企业方负责定制符合学院要求的实习方案,并选派资深技术老师到学院开展实习实训,实习人数定额50人,实习日期定为2022627日到2022711日。

4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覆盖政府、金融、能源、通信、汽车、物联网等多元化场景

提供实训实习要求等相关情况,企业方负责定制符合学院要求的实习方案,并选派资深技术老师到学院开展实习实训,人数定额100人,实习日期定为2022625日到202274日,每天实习6小时。

5

桂林市鼎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

桂林市鼎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202110月正式成为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作为交控集团科技板块的主体公司,鼎睿公司是集团公司“一轴两翼N辅”战略的科技驱动轮,对内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质增效,以数据为前导,增强决策合理性。

共同制订实习实训方案协商落实学生在单位学习期间的教学安排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共同构建基地管理机构,制定基地各项管理条例及规定,完善实习基地各种资源保障。


  1. 承办6项学科竞赛(请见表2),其中2项国赛(赛点)、3项省赛、1项校级比赛,校内外超4600人次学生参加竞赛,覆盖广西区内多所高校师生参赛;

22022年度中心承办学科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起止时间

1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赛)

国家级(赛点)

113

汪华登,管军霖

2022618

2

2022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桂林)

国家级

969

王子民

20221029日至30

3

第五届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省部级

495

王子民

2022625-26

4

第四届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

省部级

1593

王子民

20221119日至20

5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

省部级

1163

汪华登,管军霖

202249

6

第五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ACM程序设计竞赛

校级

273

王子民

2022515日至21

  1. 在新建成的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室打造了场景式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用于学生专业认知、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为学生展现了一个智能家居的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用于学生专业认知、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践环境。在花江慧谷,新建成智能与安全创新工作坊科教协同实践创新育人基地和计算机创新工程训练基地陆续投入使用,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2022年度,中心持续推动课内课外一体化、线上线下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从实验教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等方面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1. 本中心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31,其中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6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19项;指导500人次学生参加了近30项省部级、国家级赛事,获“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内学科竞赛名录中国家级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级29项),省部级奖项347项。20221211日,第7届大学生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获得突破性成绩,首次获得1项全国金奖,同时桂电在该赛事的高校排名中首次进入前10名。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12项。

  2. 690余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实践环境支撑,中心教师指导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奖励1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3. 2022级新同学入学之前,在线开设“新生计算机第一课”,训练、培养新生的数字素养、数据意识、编程思维、数字化学习能力、数字社会责任意识等,奠定迎接大学成长和数字化时代挑战的基础。累计发放学习通知书6500份,近2300名同学入群参加学习,1219名同学完成了全程学习并参加能力测评,1171名同学获得有效成绩,627人在能力测评中获合格或优秀成绩;

  4. 中心在实验实训、创新实践、学科竞赛、校企合作等方面全方位促进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撑了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工作。

  5. 2022年,成功申请广西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实践基地与网络空间安全一流学科协同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在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周娅教授带领下,建立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科研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中心现有专职人员65人,拥有博士学位29人,占比44.62%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39人,占比60%;正高级职称教师2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8人,中级职称13人,未定级4人。中心教师在教学指导方面积极活跃,丁勇教授是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黄桂敏教授担任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为开展实验中心工作和扩大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充实丰富中心师资队伍,提升队伍整体实力。

基于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需要,中心在2022年度新引进教师1,5位教师获得职称晋升,其中2人晋升教授、1人获得系统架构设计师(副高级),促进实验教师和创新实践导师融合发展,提升了师资队伍综合实力。


2. 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教学竞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中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参加各项教学竞赛获奖情请见表5,其中1人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全国1/20,广西唯一);获第四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获第二届网络空间安全产学协同育人优秀案例1项目。

3  2022年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年份

姓名

奖项

主办单位

1

2022

唐麟、刘洪波、张敬伟

第七届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二等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

2

2022

王茂发

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计划项目

教育部

3

2022

王茂发

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榜样之师

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联合工作组

4

2022

丁勇、姚罡

第二届网络空间安全产学协同育人优秀案例

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教指委

5

2022

王宇英、周娅、唐麟、王诗文、张敬伟

第四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开源实践教学赛自由组)团体二等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

6

2022

张瑞霞

第四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二等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绿色计算产业联盟

3. 设置专项经费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学术会议、继续教育等,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培训,拓展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中心设置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共有28人次参加了2022(第三届)中国软件教育年会、2022工程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联盟年会等教学会议,有4人参加高校教学管理研修。50余名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在线学习,累计学习超2000学时。同时聘请了一批专家针对专业认证、互联网+大赛、校企合作等开展线上专项报告,丰富和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本中心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了教学改革长效支持机制。2022年,中心教师在研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0项。新增区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A类项目2项,获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投入近40万元,聚焦一流人才培养,促进教师探索新教学模式、新技术应用等,优化实践资源建设,树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标杆,开展示范推广,同步强化新实验课程建设。 2022年共资助5门课程,驱动综合性训练项目建设,课程实验、学科竞赛、小学期活动、产教协同育人等逐步对接,持续做系统化、有温度的育人工作。以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合作共建优质资源、提升现代产业学院育人质量为基本目标,聚焦国产、自主可控、开源等技术领域,投入8万元资助校企联合开展优质教材建设项目。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2022年,实验中心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新增国家级项目6项;全年到位经费600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等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发表教学改革论文8篇。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本年度中心完成1453余万元的本科教学贴息设备论证工作,论证并初步构建“算网融合安全”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新增设备将有效改善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中实训平台、实验设备不足的现状。面向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专业需求,投入140余万元购置建设了“网络攻防实训及竞赛平台”。

中心投入专项经费、专门人员对中心网站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中心对现有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监控,实验室均由统一的门禁系统进行管理,并资助中心教师自主研发了实验室排课管理系统,师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排课情况及中心实验室使用情况。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实验中心主要针对校内进行教学实验开放运行,教师通过实验排课管理系统进行排课使用各实验室资源。师生可通过系统查询各门课程的排课情况及中心各实验室的空余时间。

实验中心实现非教学时段全开放,各学生社团及基地可申请实验室用于学科竞赛训练、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和自主实验研究等。通过指纹门禁系统进行门禁控制,并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实验中心年度未发生安全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本年度中心接待了浙江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梧州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贺州学院等区内外高校的访问团,就示范中心的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其他区内外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教学。

本实验中心是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广西人工智能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赛点)的主办地,借助竞赛的成功举办向区内外38所高校展示了实验中心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赛事组织能力。

在对外交流方面,本年度中心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紧密联系,引入公司到校开展实习实训、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我院教师教学能力。在发挥自身示范作用的同时,也积极向同行学习,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周娅教授受邀在中中国软件教育年会(2022)进行大会报告、张敬伟教授受邀在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CPEC2022)上做了“推动实践创新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报告,与国内同行就一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广泛交流。

 2022年,获批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合广西柳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论证。致力于以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领域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工业协同生态应用智能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培养掌握行业软件开发理论知识和技术,遵循行业标准规范进行软件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能研发大型行业协同应用软件、智能嵌入式软件关键技术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202232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李常官到我校调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磊,校党委书记唐平秋、副校长周娅等陪同调研。

李常官高度肯定了我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特色优势,在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服务地方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人才,为服务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要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发展思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广西科技和产业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要主动融入、积极对接、深度参与,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等科技成果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聚集和技术合作,助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1.202232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李常官到我校调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磊,校党委书记唐平秋、副校长周娅等陪同调研。

李常官实地考察了学校花江校区四创中心,先后参观了军民融合成果展厅、优秀科技成果展厅、天线与射频研究中心、复杂系统集成研究室、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研究中心,了解了学校依托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人才团队优势等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1 实地考察学校花江校区四创中心

 2. 2022916日上午,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黄宇和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钱健为主要成员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滨、市人大教科文卫旅游委、市教育局相关领导,我校党委书记唐平秋、校长徐华蕊、副校长潘开林,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花江校区四创中心2号楼、4号楼实地考察,参观了产教融合成果展、机器人中心,听取了学校产学研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

2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3.2022831日下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唐云舒率厅办公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养老保险处以及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到我校调研。唐云舒一行参观了四创中心。









3 唐云舒一行参观了四创中心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2022713日上午,贺州学院“2022年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的113名领导到我校考察交流。校党委书记唐平秋、副校长潘开林热情接待了来访一行。学校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我校智慧教学楼、教学实践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花江慧谷一期四创中心等,考察团对我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取得成绩表示高度赞赏。考察团考察了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新工科建设及小学期活动情况、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及数字政府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以及作为花江慧谷一期的学校四创中心。贺州学院一行对我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两校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工程人才。

4 贺州学院到我校考察交流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专业课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建设,能力水平须持续提升。围绕华为鲲鹏人才培养、国产应用软件落地等需求,需要一批熟悉OpenEulerOpenGauss、昇腾处理器架构、MindSpore等内容的实验师资队伍。

 2. 缺少适用于全校乃至全区,能够适应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特色计算机实验课程。

3. 理论与实践教学现阶段教学相对独立,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自治区教育厅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对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非常重视,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支持,2022年中心利用贴息政策购置教学设备1600余万元、学校提供专项运行经费40万元,进一步丰富了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徐校长、钟副校长和周副校长等多次亲临实验中心指导工作,对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室体现专业特色、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两个层面抓好落实中心建设。

 2022年度学院共投入超过二百万元用于中心新建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和平台购置、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为学生的实验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支撑和优异的学习环境。学校还组织示范中心教师参加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与其他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让教师能广开思路,在实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学院在场地上同样予以支持,在新建成的花江慧谷1号楼预留学生实践基地和校企协同与人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途径。目前应用软件研发、电子工程训练、计算机创新工程训练等5个基地、2个科教协调育人项目已经入驻花江慧谷1号楼,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文中内容与后面示范中心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有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的署名,且署名本校名称。

3.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




第二部分 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11日至1231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在学校名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www.guet.edu.cn/cetc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邮政编码

541004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5677.9

设备总值

5676万元

设备台数

5149

经费投入情况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运行经费,直属高校不填)

40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1453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周娅

1966

正高级

主任

管理

硕士

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高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导

2

刘建明

1975

正高级

管理

博士

博导

3

何倩

1979

正高级

管理

博士

博导,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互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

4

张敬伟

1977

正高级

管理

博士

博导

5

蔡国永

1971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6

文益民

1969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7

刘振丙

1980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8

丁勇

1975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博导

9

黄桂敏

1965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导

10

刘忆宁

1973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博导

11

林煜明

1978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2

陶晓玲

1977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3

张会兵

1976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4

唐成华

1974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5

谢武

1979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6

王宇英

1976

正高级

教学

硕士


17

张文辉

1970

正高级

教学

硕士


18

汪华登

1979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19

王茂发

1981

正高级

教学

博士


20

刘洪波

1967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21

陈辉

1974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2

孙晋永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3

俸皓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4

王子民

1974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5

李云辉

1979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6

崔更申

197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27

王勇

1977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28

孟瑜

197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29

王虎寅

1968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0

林科

1978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1

李优

1980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2

折建章

1971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3

陈俊彦

1985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4

雷晓春

1981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5

王代君

1967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36

刘联海

1978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37

翟仲毅

1986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38

宾辰忠

1979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39

李德明

1973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0

管军霖

1979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1

胡冠宇

1982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42

何国民

1966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43

袁煜

1974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4

汪瑾

1968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45

周信东

1968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46

胡晓丽

1978

副高级

教学

学士


47

韦绍杰

1977

副高级

教学

硕士


48

杨昌松

1989

副高级

教学

博士


49

覃志松

1977

中级

教学

博士


50

庞程

1988

中级

教学

博士


51

唐麟

1980

中级

教学

硕士


52

秦兴国

1984

中级

教学

硕士


53

刘斯韵

1986

中级

教学

硕士


54

梁海

1982

中级

教学

硕士


55

王诗文

1991

中级

教学

硕士


56

刘少兵

1973

中级

教学

硕士


57

姚罡

1973

中级

教学

硕士


58

肖雁南

1990

中级

教学

硕士


59

贾飞

1992

中级

教学

硕士


60

林震

1974

中级

教学

硕士


61

帅剑平

1982

中级

教学

硕士


62

韦晓虎

1979

中级

教学

硕士


63

黄光轮

1991

教学

博士


64

何晴

1994

教学

硕士


65

郑博元

1992

教学

硕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具有多种性质的,选填其中主要工作性质即可。(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张丽

1986

中级

中国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行业企业人员

2022.10-2022.12

2

雷强

1986

中级

中国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行业企业人员

2022.10-2022.12

3

熊浩

1978

中级

中国

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企业人员

2022.09-2022.12

注:(1)流动人员:指在中心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行业企业人员、海内外合作教学人员等。(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于戈

1962

正高级

主任

委员

中国

东北大学

外校专家

1

2

周世杰

1970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电子科技大学

外校专家

1

3

李凤霞

1953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北京理工大学

外校专家

1

4

叶进

1970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广西大学

外校专家

1

5

廖宏

1965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广西交投集团

企业专家

1

6

周娅

1966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内专家

1

7

张敬伟

1977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内专家

1

8

何倩

1979

正高级

委员

中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校内专家

1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次)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

749

15772

2

2020

2712

30612

3

2021

254

6256

4

2022

160

2560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

2019

69

2208

6

2020

317

4534

7

2021

54

1296

8

软件工程

2019

246

1968

9

2020

1467

17826

10

2021

893

15480

11

物联网工程

2019

400

3590

12

2020

770

6620

13

2021

319

3982

14

2022

581

13294

15

智能科学与技术

2019

641

6254

16

2020

900

10094

17

2021

357

8194

18

2022

216

3888

19

信息安全

2017

1154

15882

20

2018

215

2950

21

2019

711

8270

22

计算机类

2021

21

378

23

2022

544

9792

24

网络空间安全

2020

951

14900

25

2021

200

3600

26

2022

188

3384

合计

213584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570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328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24

实验教材总数

3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1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92

学生发表论文数

23

学生获得专利数

7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四、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

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以四创育人平台为中心,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圈的探索与实践

教高厅函〔20202

周 娅

朱志斌、李晓记、赵中华、姜彦南、张敬伟

2020.5-2022.5

5

a

2

基于STEM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桂教高教〔202054

张文辉

孟瑞敏、李芳、熊太平、赵龙阳、王诗文、张华成

2020.6-2022.6

3

a

3

计算机学科物联网方向“T”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054

陈俊彦

王勇、雷晓春、唐甜、林科、俸皓、折建章、张炜

2020.6-2022.6

1

a

4

软件素养和软件过程核心能力协同培养的软件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1) 32

王宇英

张敬伟、孟瑜、蔡国永、管军霖、陈宏

2021.6-2023.6

2

a

5

新基建背景下物联网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1) 32

林  科

覃志松、张华成、崔更申、缪裕青、刘建明、刘振丙、张会兵

2021.6-2023.6

2

a

6

现代软件人才培养之协同育人组织模式与探索

桂教高教【202232

张敬伟

蔡国永、王宇英、林科、刘洪波、刘少兵、梁海.

2022.6-2024.6

3

a

7

中国智造”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232

胡冠宇

缪裕青、王茂发、覃志松、贾楠

2022.6-2024.6

3

a

8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项目实践教学指导与过程监管新方法探索

桂教高教【202232

蔡国永

危前进、李优、王宇英、孙晋永、陈金龙、孟瑜、梁海、肖雁南、温佩芝

2022.6-2024.6

2

a

9

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一-一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为例

桂教高教【202232

陶晓玲

黄少波、杨哲、丁勇、韦永壮、潘明华、杨昌松、姚罡、史科杏、黄建华

2022.6-2024.6

2

a

10

课程思政” 背景下离散数学金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桂教高教【202232

徐周波

孟瑜、林煜明、周小川、蓝如师

2022.6-2024.6

1

b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1)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人员为第一负责人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研究的课题

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一种危险品码头结构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ZL202011539971.5

中国

胡冠宇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基于图像识别与用户偏好的智能车位推荐方法

ZL 2020 1 0534800.7

中国

汪华登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一种基于二次特征放大的新闻分类方法

ZL202110781669.9

中国

张文辉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一种基于改进EAST算法的栅格地质图文本检测方法

ZL202011184567.0

中国

王茂发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深度学习方法

ZL202011103209.2

中国

王茂发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6

一种面向电力缺失数据的协同补全方法

ZL202110856338.7

中国

翟仲毅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一种基于资源占用的边缘服务迁移仿真方法

ZL201911232481.8

中国

翟仲毅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8

一种基于类激活映射和视觉显著性的图像情感分类方法

ZL202010536571.2

中国

蔡国永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9

一种基于多种用户表示融合的商品推荐方法

ZL 202110444714.1

中国

蔡国永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0

一种基于多旅游上下文建模的旅游推荐方法

ZL201910743597.1

中国

宾辰忠

发明专利

独立完成

11

一种基于用户正负偏好学习的兴趣点推荐方法

ZL201910777238.8

中国

宾辰忠

发明专利

独立完成

12

一种基于图的英语文本句子语篇连贯分析方法

202110917003.1

中国

黄桂敏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必须是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多个中心完成人只需填写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4类型:其他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他。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他。(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

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A Routing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oftware-Defin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Based on Ensembles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陈俊彦

Sensors

NOV 2022,22,期21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

Lightweight Secure Detection Service for Malicious Attacks in WSN With Timestamp-Based MAC

翟仲毅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

DEC 2022,19,期4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Public Key Encryption with Authorized Equality Test on Outsourced Ciphertexts for Cloud-Assisted IoT in Dual Server Model

丁勇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

JAN 20 2022,202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4

Multi-Party Electronic Contract Signing Protocol Based on Blockchain

丁勇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FEB 2022,E105D,期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Dual-Server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with Authorized Equality Test for IoT Data in Clouds

丁勇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CT 11 2022,202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6

Concept Based Label Distribution Learning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黄桂敏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

OCT 11 2022,15

1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The Weighted Cross-Modal Attention Mechanism With Sentiment Prediction Auxiliary Task for Multimodal Sentiment Analysis

黄桂敏

Journal of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2022,30

SCI

独立完成

8

Automatically Constructing a Fine-Grained Sentiment Lexicon for Sentiment Analysis

黄桂敏

Journal of Cognitive Computation

JAN 2023,15,期1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9

STDC-MA Network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雷晓春

IET Image Processing

DEC 2022,16,期14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0

Delay-Sensitive Task Assignment for Spatial Crowdsourcing

李云辉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MAY 19 2022,202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1

Learning hash index based on a shallow autoencoder

林煜明

Applied Intelligence

NOV 202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2

A Robust and Optional Privacy Data Aggregation Scheme for Fog-Enhanced IoT Network

刘忆宁

IEEE Systems Journal

JUN 202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3

LPTM: Lightweight and Privacy-Preserving Traffic Monitoring scheme

刘忆宁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SEP 10 2022,35,期13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4

A new secure arrangement for privacy-preserving data collection

刘忆宁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MAR 2022,80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5

Frequency separationbased multiscale cascading residual block network for image super resolution

刘振丙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FEB 2022,81,期5

SCICCF C

合作完成-第一人

16

Multi-task generative adversarial learning for nuclei segmentation with dual attention and recurrent convolution

汪华登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MAY 2022,75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7

Attention-inception-based U-Net for retinal vessel segmentation with advanced residual

汪华登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R 2022,98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18

Multiple Differential Distinguisher of SIMECK32/64 Based on Deep Learning

王慧娇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EP 14 2022,2022

SCICCF C

合作完成-第一人

19

Trend prediction of irrigation area using improved random forest regression

王茂发

Irrig. and Drain

OCT 2022,71,期4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0

Opposition-bas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with all-dimension neighborhood search for engineering design

王茂发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JUN 1 2022,9,期3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1

EPM–DCNN: Earthquake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王茂发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DEC 2022,112,期6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2

Deep Hashing Multi-label Image Retrieval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谢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22,37,期4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3

A Queue Waiting Cost-Aware Control Model for Large Scale Heterogeneous Cloud Datacenter

张会兵

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

APR-JUN 2022,10,期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4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adaptive convolution actuated fusion network for next POI

张敬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OCT 2022,37,期10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5

Influence-Aware Successive Point-of-Interest Recommendation

张敬伟

World Wide Web Journal

MAR 2023,26,期2

SCI

合作完成-第一人

26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双语课程建设研究

庞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70198-0201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7

以工程能力为中心的《软件项目管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梁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353-56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28

软件素养与软件过程核心能力协同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王宇英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5155-158

教改论文

独立完成

29

面向专业学位培养的数据安全一体化案例设计与实践

唐成华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5206-210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0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过程的改进与实践

唐麟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461-64

教改论文

独立完成

31

基于 OBE 的《计算机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帅剑平

教育科学发展

2022725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32

基于学习金字塔模型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宇英

科教导刊

2022年第791-93

教改论文

独立完成

33

基于STEM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张文辉

科教文汇

2022年第216-10

教改论文

合作完成-第一人

:(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期刊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一般教材及会议论文不在此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2)类型:SCIE)收录论文、SSCI收录论文、A&HCL收录论文、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论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收录论文(CSSCI)、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论文(CSCD)、外文专著、中文专著;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3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4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5作者:多个作者只需填写中心成员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场景式智能家居系统

自制

自主构建的一个场景式智能家居系统。系统包含了风光雨感应器、智能窗帘开关、智能开窗器、空调控制器、投影机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报警器、摄像头、智能音箱、智能排插、智能遥控器、智能场景开关、Zigbee控制网关以及APP等设备,系统可通过通过语音、手机APP、开关面板实现灯光、空调、窗户、窗帘、风扇、投影等各种家居设备的控制,为学生展现了一个智能家居的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要用于学生专业认知、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

Guet-agv智能机器人实验平台

自制

开发功能与用途 GUET-Rob智能机器人是一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AGV工程应用及实验产品,提供开展智能机器人行驶控制,无人驾驶核心技术教学与实践的产品;也可作为工程应用的底盘,实现AGV工程应用产品的开发。

产品基于模块化理念设计,模组包括工程及实验兼容的机器人底盘、嵌入式实验板、单线激光模组、多线激光模组、视觉模组、DGPS模组、惯导模组、网络通信模组。智能机器人底盘配有控制器,并提供标准的控制协议,简化智能的行驶控制实现;通过选配其它模组,可实现AGV的自动定位与导航的教学与实践。

基于智能机器人实验产品和实验例程,能指导学生通过有限的实验课时,进行嵌入式基础实验;快速体验和学习掌握智能机器人底盘的运动控制技术;开展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实验,学习掌握无人驾驶相关的核心技术。智能机器人底盘还可以通过组件进行功能扩充,搭建智能工厂流水线物料运输和办公楼无人快递等场景的应用,进行智能机器人工程应用方面的实训。

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6

国际会议论文数

18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9

省部委奖数

4

其它奖数

2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三)2”以外的其他国内刊物,只填汇总数量。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www.guet.edu.cn/cetc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4280人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计算机学科组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8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The 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in Cyberspace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等

Binxing Fang, PhilipS. Yu

130

2022611日至13

全球性

2

第十一届CCF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

中国计算机学会

黄桂敏

500

202292225

全球性

3

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CPEC202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

赵有健(清华大学) 周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00

2022115日—6

全国性

4

第九届中国数据挖掘会议(CCDM2022)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陶建华、周娅

500

2022514- -2022516

全国性

: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An Access-Control-Supported Moving Target Defense Method Based on IPv6 Netrork

Yong Ding

2022 Seminar o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ugust 4,2022

Kunming China

2

BlockRAT:An Enhanced Remote Access Trojan Framework via Blockchain

Yining Liu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of Cyber Security

August 10, 2022

Online

3

GAN-based Dummy Trajectory Generation Scheme

Yining Liu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une,16,2022

Online

4

基于社会属性的互联网算法设计——以网约车匹配算法为例

Yining Liu

第五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学术会议

20221119

中国厦门

5

Lightweight and Practical Privacy-Preserving Image Masking in Smart Community

Yining Liu

Th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September 6, 2022

Online

6

以新工科引领一流本科教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工科探索

周娅

中国软件教育年会(2022

2022115

中国桂林

7

推动实践创新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张敬伟

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论坛(CPEC2022

2022115

中国桂林

8

Blockchain-Assisted Fine Grained Access Control for Cloud Edge Coordination

Qian 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atellite Computing 2022

20221025

中国深圳

9

-边协同的网络智能运维系统研究

何倩

2022CCF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前沿论坛

2022619

中国福州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赛)

国家级

113

汪华登,管军霖

正高级实验师,高级实验师

2022618

6

2

2022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桂林)

国家级

969

王子民

副教授

20221029日至30

25

3

第五届广西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省部级

495

王子民

副教授

2022625-26

12

4

第四届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

省部级

1593

王子民

副教授

20221119日至20

6

5

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

省部级

1163

汪华登,管军霖

正高级实验师,高级实验师

202249

2

6

第五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ACM程序设计竞赛

校级

273

王子民

副教授

2022515日至21

1.5

注: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2022.9.5 -9.11

800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https://www.guet.edu.cn/info/1154/59790.htm

2

2022.10.22

160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前往七星幼儿园、高新幼儿园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

https://www.guet.edu.cn/dept3/info/1034/4503.htm

3

2022.11.10

140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举办“CCF走进高校”报告会https://www.guet.edu.cn/dept3/info/1034/4478.htm

4

2022.11.11-11.14

1100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https://www.guet.edu.cn/dept3/info/1034/4486.htm

 6.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新生计算机第一课

1219

张敬伟

教授

2022.8.1-2022.8.29

3

2

2021级程序设计竞赛培训

100

王子民

副高级

2022.6.27-7.10

1.5

3

2021级智能小车培训

600

林科

副高级

2022.6.27-6.28

6.0

4

22级新生C语言程序设计培训

200

王子民

副高级

2022.9.19-9.23

0.3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4660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29


Copyright© 201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