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更好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传播我校学术科研动态,学校在校园网开辟“科技前沿”专栏,定期总结、回顾学校师生取得的科研成果。欢迎广大师生及时把自己的学术科研成果以邮件的形式告诉我们,我们希望获得您以下成果信息:为政府、企业、媒体进行了专业咨询;科技成果通过了相关鉴定;科技成果落地、实现产业化;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了专利授权;出版、编著了专著、教材;获得了科技奖励;在重要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发言……
我们愿意为有学术追求的师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让我们为实现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投稿请通过所在单位,经学校OA系统审核发布。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团队高杰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5.7,中科院1区TOP)发表题为“Coherent Ag-rich nanoprecipitates/β-Ag2Se flexible film with unprecedent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by liquid-like sintering”的研究论文。我校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柔性热电薄膜能够贴合皮肤,并持续将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转化为电能,被视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柔性自供电电源,而柔性热电薄膜的功率因子是决定其输出功率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β-Ag2Se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柔性热电薄膜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通过改变Ag/Se化学计量比或引入第二相来优化其功率因子的方法已接近极限。该研究工作采用类液相烧结策略,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利用金属银中的银离子向硒化银中迁移并析出的特性,在柔性Ag/β-Ag2Se复合薄膜内构建出大尺寸且与基体结构共格的富银纳米析出相,从而在室温实现了超过4000 μWm⁻¹K⁻²的功率因子新纪录。研究论文揭示了富银纳米析出相在提升载流子浓度、增强态密度有效质量以及减轻由相界面和声学声子引起的载流子散射方面的关键作用。
团队致力于探索新型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机理研究,制备高性能的热电转换器件,并积极推进热电器件在发电、制冷和控温方面的应用研究。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文章DOI: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1079-4。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3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