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邀请,“CCF-NLP走进高校”活动将于2025年5月16日走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CCF-NLP走进高校”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CCF-NLP)发起,联合MLNLP及各个知名高校开展的一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活动。通过特邀嘉宾分享交流,促进更多师生对自然语言处理前沿进展的了解,帮助在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欢迎全校师生踊跃参加。
本期活动主题为 “关注语言智能,推进语言大模型可信应用与赋能”,学术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下午14:30—17:50
地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慧谷1号楼106会议室
1.报告一
报告主题:当计算机学会思考:大模型如何突破知识推理瓶颈
报告人:黄萱菁
报告人简介:黄萱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大语言模型研究。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计算语言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2万余次,8次入选优秀论文奖。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人工智能全球女性学者、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等多项荣誉。
2.报告二
报告主题:大模型知识边界感知与扩展
报告人:秦兵
报告人简介:秦兵,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长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专家,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情感计算专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主任。入选“福布斯中国2020科技女性榜”,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威尔高被引学者(2020-2024)。
3.报告三
报告主题:基于大模型多智能体的心理健康诊疗
报告人:王大玲
报告人简介:王大玲,女,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曾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专项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项目,参与国家973项目,目前正在主持“社会媒体处理、对话生成、情感分析”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在ACL、MM、AAAI、SIGIR、IJCAI、WWW、CIKM、EMNLP、COLING、DASFAA等国际会议及IEEE TKDE、IEEE TNNLS、IEEE TMM、IF等国际学术期刊及上发表论文多篇。
4.报告四
报告主题:大模型推理能力提升与应用
报告人:宋伊萍
报告人简介:宋伊萍,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推理等。发表中国计算机协会(CCF)推荐论文或期刊三十余篇,含CCF-A会议论文和中科院1区期刊十余篇,CCF-B会议论文十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200余次,获国际计算机协会中国(ACM-China)北京分会优博论文(全国30人),国防科技大学青年英才,国防科大理学院首批人才孵化对象。担任自然语言处理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L(CCF-A)领域主席,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AAAI(CCF-A)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获军队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军4人),军队首批精品课程1门(排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