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2023工作会议”在桂林召开。国家教学名师、清华大学教授傅水根,国家教学名师、山东大学教授孙康宁,安徽省教学名师、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郑红梅,广东教学名师、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组委会专家、广东工业大学教授于兆勤等作为特邀名师出席会议。来自中南地区港澳特区30余所高校金工研究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代表和13家企业理事单位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周娅出席会议,中南地区金工研究会秘书长、我校教授魏德强主持会议。
周娅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改革创新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程训练是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次大会将围绕金工、工程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一流课程申报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中南区示范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及成果,探讨金工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研究思路,共同促进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的发展。
魏德强向大会汇报了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回顾了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40年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以及介绍了金工研究会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组,布置了相关工作任务。
会上,出席会议的特邀名师们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会议还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谢小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员李昕作了国家示范中心建设的经验交流。各省理事长和企业专家代表也围绕最新研究趋势和金工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王喜社 审稿:融媒体中心 冼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