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2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经济学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彰显创新实力的必争之地。随着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数字经济,提出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桂发〔201816 号)、《广西数字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 年)》等文件对加强广西数字社会发展的做了统筹规划和前瞻布局。为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打造学科发展生态体系、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建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8年7月正式成立“院办大学”试点学院——数字经济学院(School of Digital Economics)。

数字经济学院(SDE)将依托桂林市花江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中国-东盟信息港、广西大数据研究院等平台,汇聚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的资源和队伍,开展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面向数字化转型与政务服务创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和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把数字经济学院作为发展经济学学科,实现弯道超车的改革试点,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学院。


一、人才培养

适应“互联网+”深入发展需要,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服务数字经济新兴业态,培养拥有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面向学科交叉:针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需求,制订“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设金融工程、数字经济等专业;探索院内“通识课程”模式。

面向产业需求:与国内外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办学,引进行业师资、课程、标准、技术、平台、工具等资源;设立业界咨询委员会(Industrial Advisory Board,简称IAB);校企共建前沿技术课程群、行业导论课程群;校企共建实验室。

 图片1.png

 

 

面向工程实践:强化课程Lab/Recitation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的考核;参照企业环境开设Engineering Training环节;以Capstone替代毕业论文。

面向学术研究:推行设立本科生科研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简称URP);50%以上本科生升学深造。

面向国际竞争:高度国际化的师资;全部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30%以上专业课实施全英教学;采用国际经典原版教材;通过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引进海外名校教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讲授短期强化课程(Intensive Courses);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如2+22+3模式)。

二、科学研究

围绕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平台工具、规范标准、行业应用等,打造若干具有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彰显学科交叉和JMRH的特色。

广西大数据研究院:充分利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集聚和调动各类资源,汇聚一流的大数据人才,以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经济运行、产业发展中的大数据需求为导向, 建成一流的大数据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咨询、产业转化平台。

中国东盟信息产业研究院:以广西信息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东盟十国为服务对象,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北斗导航、智能制造、智慧旅游、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文化交流、远程医疗和卫生合作等方面推进政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在政策机制、核心技术、服务应用、运作模式等方面取得一批前瞻性强、特色突出、技术领先、经济效益明显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成果。

广西JMRH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以JMRH制度创新研究和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科技协同创新和平台打造、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推广等为主要方向,重点在信息安全、北斗卫星通信导航、通用测试技术、人工智能为广西JMRH发展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支撑,努力打造成为技术协同创新、产业联合推广、人才共同培养的广西JMRH发展示范基地,建成全国知名的JMRH示范研究院。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本研究院拟建设成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驱动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传播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三、师资队伍

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为导向,引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建设一支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

高度国际化:面向海内外招聘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规模约60人;所有专任教师具有1年或以上海外学术经历,胜任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

结构合理性:教师团队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一定比例的企业外聘师资、海外专家学者、柔性引进教授等;既有代表创新精神的北美学缘,也有代表严谨工程的德日学缘;八成源自学术界背景,二成源自工业界(特别是创业)背景。

自主岗位设置学院根据学院发展情况以及教师能力水平,自主决定教师岗位(校内)设置与聘用。

强行政支援:所有教师提供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服务;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配备教学指导(Teaching Mentor)与研究指导(Research Mentor)。

四、学生工作

学院的学生工作聚焦于学生学术发展,在帮助学生学术成长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学术发展中心(Academic Development Center,简称ADC)为平台,涵盖学业提升、科技创新、职业发展、创业教育与孵化等子计划。

三全育人:从院长第一课开始的系列新生教育环节;有助于学院与学生双向沟通的每周院长午餐会机制;实行教师接访时间(Office Hours)制度;

学业提升:推行辅助教学(Supplemental Instruction,简称SI)模式;每年或每学期组织学生的工程嘉年华(Engineering Carnival)活动。

创业教育:开设职业素养系列讲座;校企共建创业系列课程;基于学生社团的创业孵化。

领导力培养:设立多个学生管理委员会,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领导力(Leadership);20人左右分班,轮值班团干部;院内提供丰富的助教(TA)、助研(RA)、补充教学组长(SI Leader)等锻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