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情况   实践教学   中心新闻   教研与科研   创新园地   承办大赛   安全责任   下载专区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部门新闻 >>正文
2018年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
2019-01-21   审核人:

附件1

  

批准立项年份

2009

通过验收年份

2013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81——2018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魏德强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魏德强/13978358102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wdq1963@sina.com

所在学校名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李晓记/13978380180

  

  

  

  

  

  

  

  

  

20181230日填报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编写提纲(限5000字以内)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贴近现代工程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以机械和电子的制造工艺技术综合素质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对学生的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及机电综合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校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中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工程训练要求,构建了制造过程认知工程训练、基本制造技术工程训练、先进制造技术工程训练及工程综合创新训练四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培养,不断丰富工程训练内容,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心自2009年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工程训练大楼,并对老旧仪器设备进行补充与完善,完成了从金鸡岭校区到花江校区的整体搬迁。中心训练面积 12000余平方米,形成了机械工程训练平台、电子工程训练平台、机电综合创新平台为架构的发展格局。并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实地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年度,中心面向全校60个本科专业开展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和机电综合创新训练等训练任务,实现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全覆盖,年训练人数8100余人,年工作量53万余人时数。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1、承办省部级创新创业竞赛

本年度承办了2项创新创业赛事,分别为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省部级)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省部级)。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本届大赛以无碳小车和移动机器人为主题,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等四分项竞赛,有来自全区12所高校的179支代表队参赛与了大赛角逐,参赛规模超过历届。经过专家组两天时间的认真评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46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53个,优秀指导教师36个,优秀组织奖3个。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本届大赛以关注民生、美好家园为主题,以解决城市小区中家庭用车停车难问题的小型停车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辅助人工采摘包括苹果、柑橘、草莓等十种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或工具的设计与制作为内容,全区共有24所高校的250项作品参加竞赛,参赛队伍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届。最终,经过紧张有序的评审、答辩和成绩评定,广西赛区竞赛共评出一等奖25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63项,同时,根据全国大赛组委会的相关文件要求,广西赛区组委会推选了18项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

2、指导创新创业竞赛

中心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互联网+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等,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8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18项。

3、指导学生申请专利

本年度学生参与授权1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心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导项目合计35项,其中本年度新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5项、在研9项;省部级新增8,在研13项。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中心始终以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工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主要成果如下:

1、教学成果奖

2018年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研究与实践(魏德强主持)

2、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申报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以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申报的智能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建设了智能制造虚拟现实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虚拟仿真网络管理与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了36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企业开发12项,教师自主开发24项,大大提高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的水平。

中心积极组织相关老师申报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目前中心与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曲轴加工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实验,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再一次进入国家级评审阶段。

3、教学改革项目

2018年新增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在研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6项;新增校级或示范中心专项项目2项、在研7项。

4、教改论文及教材建设

本年度,中心教师及时对实践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总结,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教改论文5篇,其中核心或广西优秀期刊发表5篇。同时,不断完善中心自行编写的《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的教学课件,并已在武汉轻工大学等区内外高校得到推广应用。

  

5、漓江学堂课程建设

完成漓江学堂课程:特种加工技术逆向工程与创新实践2门在线课程的建设。本年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完成20余批次选课级考试任务,实现了2015级综合创新创业学分绩的全覆盖。

6、机械工程训练先导课建设

为了满足本校学生更好、更快的熟悉和适应机械工程训练的教学节奏,本年度中心制作了机械工程训练先导课程教学视频,主要内容包括:目的与意义、课程名称及安排、训练内容展示等。

  

7、课程改革试点

为积极促成本校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充实内涵、争创一流的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的发展目标,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16-17周,针对本校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86人进行了机械工程训练I试点教学改革工作。本次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是立足基础,分组加工,以赛促学。学生实习作品分为陀螺加工和鲁班锁两项:陀螺由陀螺轴、轴承座以及陀螺盘组成,所涉及工种为数控车、普通车及特种加工;鲁班锁由六个不同的零件组成,所涉及工种为数控铣、普通铣及钳工。在学生实习前,教学老师将186名同学分为6个大组分散于各个实习各种,在每个工种指导老师将学生分为4人次小组,进行小组教学,数控车实习项目为将圆棒料按照图纸加工成尺寸合格的陀螺轴;普通车实习项目为将铝棒加工成轴承座;线切割实习项目为学生自主绘制封闭对称图案,用线切割机器进行加工;数控车实习项目为对鲁班锁中较为复杂的三个零件进行编程加工;普通车实习项目为加工鲁班锁中较为简单的三个零件;钳工实习项目为装配陀螺及鲁班锁。通过两件作品的加工,将六大工种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金工加工的认知。实训最后,各小组对所加工陀螺进行了旋转比拼,在竞赛过程中感受实习加工的魅力与乐趣。在为期两周的教学改革工作中,中心教师及实训学生工作、实习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本次改革工作。学生所做作品优良,在加工工程中小组制的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工匠精神。

  

1训练过程集锦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1、科研项目及科教协同

示范中心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

中心课题组教师结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将自行开发设计并制作的管材冲击液压胀形装置经过试验测试与改进,已应用于机械工程训练II的冲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现场观摩与实践,切身体会冲压与液压复合成形方法。该装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将深奥的成形理论以实践形式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不仅开阔了学生工程视野,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制作了一款工程训练热加工仪器——榔头自动淬火装置,目前装置功能基本实现,下一步将从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改进,并将应用于工程训练过程。

由中心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视频除雾系统中视频显示部分电路转化而来的数字液晶电视实验箱已经投产并完成相关采购任务,今年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对实验箱的部分电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使得实验箱更加有利于批量上课使用。

中心完成的数字液晶电视实验箱与开源硬件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将原来单纯的基于纯硬件技术的液晶电视,拓展为支持红外、蓝牙、WIFI等无线技术控制的智能液晶电视,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内在的学习潜能,既要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要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2、科研成果

本年度,中心教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公开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7其中SCI/EI收录7篇、中文核心6篇。本年度中心教师授权/受理专利3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受理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负责人:魏德强

魏德强,教授,教育部工程训练学科组专家,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常务理事,中南地区工程训练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区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广西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现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和机械设计制造等有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金属材料热处理和生产工艺、铝合金材料电子束表面强化工艺等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广西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广西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近年来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篇,其中:四大索引收录3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2)师资队伍结构

中心现有教职工48人。职称结构:教师系列有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1人;工勤系列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人,高级工2人。学历结构:博士5人,硕士22人,本科11人,其他10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10人,40—5013人,30—4017人,20—308人。鉴于中心工勤系列指导教师紧缺现状,学校给予中心招聘政策的大力支持,从校办工厂派遣8名高级工以上技术人员补充至中心,现已完成招聘人员的面试及操作考核等工作,预计于2018-2019-2学期开始上岗。

  

  

  

  

师资队伍结构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为适应工程训练中心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采取外引进、内培养的举措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新增硕士4人;新增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新增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新增省部级优秀指导教师14名;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工程训练中心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中心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工程训练教指委、创新创业教育、创客培训等相关研讨会及研修班,从中学到了国内部分知名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对我中心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年度参加各种学科交流与培训合计70余人次。这些举措对示范中心的发展,尤其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活动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


本年度中心教师外出考察与交流统计表

序号

考察内容

考察地点

考察人员

考察时间

1

3D打印应用综合技术赛项

广西南宁

刘建伟、吕汝金

黄嫦娥

2018.3.16

2

I5系统操作培训

柳州

廖维奇、谢民雄

顾理光、李玉寒

2018.4.15

3

逆向工程培训

南宁

王喜社、李新凯

李玉寒、黄嫦娥

2018.5.24

4

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

广东湛江

刘建伟

廖维奇

2018.7.27-31

5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大讲堂--新时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修班

青海西宁

刘建伟、吕汝金

叶懋、白雁力

2018.8.8-11

6

金砖国家创客大赛

云南昆明

刘建伟、王喜社

廖维奇、周芳莉

黄嫦娥、李新凯

李玉寒、叶海波

2018.8.12-15

7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研讨会

温州

魏德强

王喜社

2018.09.14-9.17

8

校企协同智能制造技术培训

昆山

刘建伟、吕汝金

李玉寒、李新凯

2018.09.22-23

9

第三届高校科研创新与教学专业化高级研究班

青岛

魏德强、何国民、黄嫦娥、周芳莉

2018.09.28-10.02

10

第十二届现代工业培训国际学术会议

吉林长春

刘建伟、吕汝金

周定礼

2018.10.19-22

11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武汉

李新凯

2018.10.28

12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能力竞赛辽宁赛区竞赛学习

沈阳

李玉寒、李新凯、王冕、任旭隆

2018.11.2-5

13

创客教育基地联盟贵阳高峰论坛

贵阳

魏德强、何国民、王喜社、周芳莉

2018.11.3-11.6

14

清华大学创客日暨国际创客教育高峰论坛

北京

魏德强、王喜社、王冕、任旭隆

2018.11.23

15

太尔时代杯产品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大赛裁判

南宁

刘建伟

2018.11.23-25

16

清华大学工程文化论坛

北京

魏德强

王喜社

2018.11.24

17

模具设计与制造培训

长沙

叶海波

周勇军

2018.11.26

18

清华大学创客导师培训班

北京

王冕

任旭隆

2018.11.23-27

19

激光制板机培训

长沙

唐宁、叶懋

刘建伟、王土央

2018.11.26-27

20

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西湖论坛

杭州

魏德强、何国民、王喜社、刘建伟

2018.11.28-30

21

教育体系建设与智能制造实训模式高峰论坛

东莞

唐宁、叶懋

白雁力、廖秋丽

2018.12.4

  

教师获奖

序号

获奖类别

赛事名称

授奖单位

获奖

年月

获奖

等级

获奖老师

1

基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广西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教育部

2018.11

国家级
  
二等奖

魏德强

2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西教育厅

2018.7

省部级

刘建伟

3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西教育厅

2018.12

省部级

白雁力

4

第二届桂电教学优秀青年奖

第二届桂电教学优秀青年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1

校级

吕汝金

5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程优秀质量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一等奖

刘建伟

6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一等奖

何玉林

7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一等奖

唐亮

8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一等奖

陈小勇

9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程优秀质量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二等奖

李珊

10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程优秀质量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二等奖

黄嫦娥

11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1

校级

二等奖

黄伟

12

三育人先进个人

三育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6

校级

刘建伟

13

优秀指导教师

第五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

教育厅

2018.2

省部级

王喜社

14

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

教育厅

2018.6

省部级

廖维奇

15

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

教育厅

2018.6

省部级

黄伟

16

优秀指导教师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

教育厅

2018.12

省部级

魏德强

刘建伟

王喜社

吕汝金

廖维奇

李玉寒

韦绍杰

何玉林

黄伟

唐亮

陈虎城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根据中心发展及学校信息化建设要求,中心新开发了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http://webm.guet.edu.cn/gcxl)服务信息包括公告栏、中心动态、教学资源、创新创业竞赛等;根据机械、电子工程训练平台教学实际开展情况,对现有的教学网站内容进行了更新,信息化资源总量5000Mb,,并配有专职的维护管理人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为了满足机械工程训练和电子工程训练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的需要,中心所有仪器设备和场地定期对学生开放。本年度中心承担全校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合计53万余人学时,训练效果良好。

本年度,中心对原有安全运行机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共制定或更新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安全责任人、机械工程训练安全操作规程、机械工程训练学生守则、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守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度训练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等5项安全制度相关文件,并制定了机械工程训练中心2018年度训练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心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保障等要求开展工程训练,在每批次实习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训练安全三级教育,具体包括:课前安全教育动员课、工种安全注意事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本年度整体运行良好,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本年度,中心接待了来自泰国职业教育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北部湾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光明日报及广西高校等多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参访与交流,来访人数达1500多人次。

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广西高校提供了良好参考。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北部湾大学等高校多次来中心进行示范中心软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

  

【学术交流】

第十二届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 为促进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校际、校企合作与交流,20181019日至23日,由长春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Industrial Training)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心教师刘建伟、吕汝金、周定礼一行三人代表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前往长春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本中心共有3篇论文被录用并发表,分别是:周娅教授撰写的“ Exploration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魏德强教授撰写的“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in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based on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吕汝金高级实验师撰写的“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Curriculum Based on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Engineering Training Education”,并由刘建伟教授代表中心做了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的探索的大会主旨报告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Industrial Training,CMIT主题是现代工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每三年举办次,是工程教育的国际学术交流峰会。会议旨在分享高等工程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成果,交流和探讨现代工业培训方面的新理念、新做法和新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国际现代工业培训的发展。

中南金工研究会学术年会。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2018 工作要点》关于高等教育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两大教指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和双中心建设,深入探讨在现代教育形势下,工程训练中心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专业认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金工和工程训练教学水平,加快金工和工程训练师资队伍建设步伐,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度融入双创教育,根据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第十二届四次理事长工作会议精神,并由大会秘书处与广东海洋大学磋商决定,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2018 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2018 27 - 31 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召开。刘建伟教授代表中心做了基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主旨汇报,并于大会各校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学习了国内高校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同时也对我校工程训练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闻报道——我校喜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有1项主持、1项参与的项目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今年广西高校共有3项主持项目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均为二等奖。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为魏德强教授主持的《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研究与实践》,其他参与完成人员为周娅,刘建伟,吕汝金,王喜社,叶懋,周芳莉,廖维奇,何国民,王祥,高兴宇,唐亮,赵中华,王金辉,韦绍杰,卢健,黄嫦娥,李新凯,李玉寒,李姮。我校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为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教授主持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311”体系创新及十年实践》,参与完成人员为郭庆教授。

  

  

  


2.广西本科教育网新闻报道——关于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在各参赛院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已于1222日顺利闭幕。本届大赛以“无碳小车和移动机器人”为主题,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等四分项竞赛。来自全区12所高校179支队伍参与了本届大赛的角逐。最终,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评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46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52项,其中:S型赛道常规赛一等30项、二等30项、三等358字型赛道常规赛一等9项、二等9项、三等10项;S环形赛道挑战赛一等1项、二等1项、三等1项;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一等6项、二等7项、三等6项。同时,评出优秀组织奖3项,优秀指导教师36项。

  


3.广西本科教育网新闻报道——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广西赛区竞赛的通知

为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举办 2018 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的通知》(桂教高教〔201813号)文件要求,就做好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有关事项通知。

  


4.广西本科教育网新闻报道——关于公示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工作安排,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于2018 27 -29 日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本次比赛合计参赛队伍250队。根据教育厅文件精神,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优秀组织奖数量不超过参赛单位数量的20%,“优秀指导老师”一般为一等奖参赛队的指导老师,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获奖名单。

  


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闻报道——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我校举行

1221-2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我校花江校区举行。教育部工程训练教指委委员、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巡视员、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卫国,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李辉善,我校副校长周娅出席比赛开幕式。开幕式由教学实践部副主任魏德强主持。

  

  

  


 

6.中国高校之窗新闻报道——梧州学院学子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中喜获佳绩

梧州学院1支参赛队获得“S”型常规赛全国赛资格,作为该项目广西赛区仅有的2支代表队之一参加国赛,这是继上届大赛之后梧州学院参赛队连续两届获得国赛资格。

  

  


 

7.河池学院新闻报道——我校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区竞赛中获得佳绩

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派出的8支参赛队伍代表我校参加 “S”型常规项目比赛。在指导老师辛勤指导下,参赛选手赛前刻苦制作、耐心调试,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现场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最终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3组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伍有机会入围参加下一阶段于明年上半年举行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决赛。

  

  

  

  


 

8.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新闻报道——我校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区竞赛中获得佳绩

近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落幕。本届大赛以“无碳小车和移动机器人”为主题,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等四分项竞赛,有来自全区12所高校的179支代表队参赛与了大赛角逐,参赛规模超过历届。

  

  

  


9.北部湾大学新闻报道——我校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勇夺冠亚军

近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落幕。本届大赛以“无碳小车和移动机器人”为主题,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等四分项竞赛,有来自全区12所高校的179支代表队参赛与了大赛角逐,参赛规模超过历届。

  

  

  

1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新闻报道——我校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中荣获佳绩  

经过激烈角逐,学校机电工程系在本次大赛“S 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和 “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六项。

  

  

  

  


1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新闻报道——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我校举行  

427日至29日,由广西区教育厅、广西区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我校金鸡岭校区体育馆举行。

  

  


12.广西科技大学新闻报道——我校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27-29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的主题为“关注民生,美好家园”;内容为“1.解决城市小区中家庭用车停难问题的小型机械装置设计与制作;2.辅助人工采摘包括苹果、柑橘草莓等十种水的小型机械装置或工具设计”。本次竞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组委会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新闻报道——广西科技大学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27-29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的主题为“关注民生,美好家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组委会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

  

  

  


14.河池学院新闻报道——我校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竞赛中获得佳绩

427-29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竞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体育馆进行。此次参与竞赛的广西25个高校共计250组作品,奖项设置分别为: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

  

  

  


15.梧州学院新闻报道——我校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中喜获佳绩

我校共13个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中,一等奖《青枣采摘机》和《小区自行车智能停车库》两个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

  

  

  


16.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新闻报道——【喜报】我系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

我系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备赛,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顶住压力,加班加点设计与制作参赛作品,并通过试验反复测试作品。通过参加此次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教学成果奖申报

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的申报,在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的基础上,对已有成果进一步归纳、凝练,最终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这也是本中心自成立以来主持申报获得的最高教学成果奖励,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示范中心近年来的软硬件建设、课程体系与模式、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得到了高度认可,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实验实践教学在全区的影响与示范辐射作用。

2、承办省部级学科竞赛

顺利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赛事规模与影响力均达到了历史新高,为广西区创新创业教育竞赛搭建了学科交流平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竞赛:本届大赛以无碳小车和移动机器人为主题,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等四分项竞赛,有来自全区12所高校的179支代表队参赛与了大赛角逐,参赛规模超过历届。经过专家组两天时间的认真评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46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53个,优秀指导教师36个,优秀组织奖3个。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竞赛:本届大赛以关注民生、美好家园为主题,以解决城市小区中家庭用车停车难问题的小型停车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辅助人工采摘包括苹果、柑橘、草莓等十种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或工具的设计与制作为内容,全区共有24所高校的250项作品参加竞赛,参赛队伍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届。最终,经过紧张有序的评审、答辩和成绩评定,广西赛区竞赛共评出一等奖25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63项,同时,根据全国大赛组委会的相关文件要求,广西赛区组委会推选了18项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

  

  

3、专业工程认证工作

本年度,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的强支撑内容单位,中心积极配合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等学院做好专业认证前期准备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专业认证交流会,按照专业认证要求为各学院专业认证工作做好了教学大纲、各项达成度数据文件等相关教学文件的整理工作。为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交通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的专业认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专业认证

4、大力推进广西漓江学堂课程建设

本年度,积极推荐广西漓江课堂在线课堂的建设工作,中心课程基于安卓的APP终端开发基础实训特种加工技术逆向工程技术与创新实践的教学视频已经上线开课,目前已完成了课程的开课和考试工作。其中,逆向工程技术与创新实践课程作为广西区级视频公开课,面向全区高校在线开课。

  

  

逆向工程与创新实践课程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紧缺。在现有形势下,难以引进合适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教师;

2)政策不明朗。工程训练中心在现有教学体制下还未完全得到相关部门、高校的高度认可,因此在中心建设与规划、师资配备与考核等诸多方面不能得到持续性的支持。

(3) 校企合作交流有待加强。因广西地理位置比较偏,且桂林的制造企业相对较少,中心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较少,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财务处等主管部门参入的示范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条件保障、日常监督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协调解决示范中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将示范中心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在重点改革推进,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自主选题研究等年度计划中对示范中心给予重点支持;提供人力资源、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

1)中央财政支持本中心购置实践设备费300万元;

2)本校拨付中心实践教学维持费115万元。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1)课程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体系重构,配合各学院做好专业认证的申请和进校考查工作;完成机械工程训练I、机械工程训练II课程内容的优化

2)创客教育:开展新工科新范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区级创客教育和竞赛平台

3)标准化建设:设备、场地、师资、创新基地等标准化建设。

4)示范与服务:重新定位机电综合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区内外所处位置,确定中心办学优势,重点打造几项示范点;充分利用中心资源,服务本校师生。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文中内容与后面示范中心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具有示范中心的署名。

3.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桂电主页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公告信息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邮编:541004 电话:0773- 228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