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为博采名校经验,共绘育人新篇,10月22日至24日,在赵雪卿副校长的率领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学校一行十人怀揣着对教育本真的追寻,踏上了前往首都北京的求学问道之旅。期间,我们先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两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沉浸式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蓬勃的教育生机。
涵育英才,润物无声
首站抵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其“助力每一位学生发展,培养有个人幸福感、民族兴盛责任感的四会英才”的育人目标,如春风拂面,令人感佩。漫步校园,处处可见教育者对“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为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学校构建了丰富而精密的课程体系,那多达173个的学生社团,宛若星辰璀璨,为青春梦想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们随堂聆听了一节语文课,授课内容为“对联”,整个课堂就像一副佳联,上下求索而浑然天成。老师以生活为素材,教会学生撷取市井楹联之趣,典故与妙对齐飞,雅韵共巧思一色。不仅点燃了学生试对的热望,更令听课老师们心生向往之情。我们还在古琴音乐赏析课中感受了清微淡远的雅韵,于美术课堂邂逅色彩与线条的奇妙碰撞。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的动手实践,校本戏剧课的舞台演绎,无不彰显着“在做中学”的智慧。尤为印象深刻的是,艺术课程作为必修,实行学分制与自主选课模式,真正将兴趣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让美的素养悄然生长。学校自建的博物馆,本学期以“观戏”为主题,一器一物,皆由主管老师倾注心血精心布置,成为师生流连忘返的灵动课堂,其情怀与匠心,令人叹服。








正志笃行,成德达才
翌日,我们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海淀教育高地的“六强”之一,学校秉承“正志笃行,成德达才”的巍巍校训,将个人成长深深嵌入国家发展的宏阔图景。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学校不忘教育均衡之社会责任,以其成熟模式辐射引领,帮扶周边,真正做到“办一所,成一所”,展现了名校的格局与担当。
在这里随堂聆听了三节课,语文课的文采飞扬、数学课的思维缜密、英语课的融汇中西,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艺术教育并重,旨在涵养学子独特的精神气质。每周开展的实践活动课,打破课堂壁垒,将学习场域延伸至真实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开阔视野,锤炼品格。这种对“知行合一”的不懈追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学思践悟,笃行致远
两日的参访,行程紧凑而收获丰盈。两所名校虽风格各异,却共同诠释着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既有对学术高地的坚守,亦有对生命成长的温情关照;既有百年文脉的赓续传承,亦有面向未来的锐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京华之行,极大地激发了我校教师团队的学习热情与内生动力。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观摩中反思自身,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耕专业沃土,紧随教育发展大势,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我们将更坚定地秉持我校“六有”“四不”之准则,不断锤炼教育教学技艺,致力于在我校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书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静待繁花满枝,硕果盈庭。
供稿:郭小玲
终审: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