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学校2025级同学和老师们走进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探索地质奇观,解锁地球奥秘”为主题的科学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与互动学习,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地球科学的无限魅力,开启了一段深入探寻自然奥秘的求知之旅。





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在南极精神中探寻宇宙奥秘
活动伊始,同学们齐聚博物馆报告厅,聆听了由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桂林理工大学南极科考科学家精神宣讲工作室陈宏毅教授主讲的专题讲座。陈教授以“太阳系陨石探秘”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同学们揭开了陨石的神秘面纱。他从陨石的成因、分类讲起,延伸到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将深奥的天文地质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科普内容。讲解过程中,陈教授还通过提问、竞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同学们的思考,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









讲座结束后,陈宏毅教授代表桂林理工大学与南极科考精神宣讲工作室,向桂电附属学校赠送了一套行星科学系列书籍,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思考。这份珍贵的礼物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科普资源,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种子。


随后,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步入各主题展厅开展实地研学。从地球厅的基础地质,到史前生物厅的古老化石;从矿物岩石厅的璀璨晶体,到恐龙厅的庞大骨架;从宝玉石厅的艺术之美,到矿产资源厅的工业应用——整个参观过程如同一场穿越亿年的地球科学漫游。馆内珍藏的5万余件实物标本中,包括长达13米的国内高校最大鱼龙化石、重约3.5吨的丹铁陨石“镇馆之宝”、南极科考岩石标本等一批珍贵展品,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察、积极提问,在VR全景、三维标本等数字化展示的辅助下,沉浸于一场融合视觉震撼与知识启发的科普体验。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地学知识普及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科学精神洗礼。它深刻启示我们:科学的魅力在于知行合一,科学的价值在于代代相传。唯有将知识的种子播撒于心,让探索的精神照亮前路,方能激励新一代青少年立鸿鹄之志,攀科学高峰。
供稿:陶曼妮
审核: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