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探秘航天科技,点燃青春梦想

——桂电附属学校2024级学生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开展研学

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4 月 24 日,值此“中国航天日”之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学校2024级的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旅程,开启了一场充满神秘与惊喜的航天科技研学之旅。此次研学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在青春的心田种下梦想的种子。

第一站:航天博物馆 —— 回溯航天辉煌征程

同学们首先来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北校区的航天博物馆。一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长河。这座自 2012 年建成的博物馆,珍藏并展示着众多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珍贵实物与模型。

在专业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下,同学们跟随着中国航天的发展轨迹,从 “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 “神舟十九号” 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与背后的艰辛奋斗,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长征系列火箭模型整齐排列,气势磅礴,其中 “CZ-2F” 运载火箭模型尤为引人注目,正是它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外,宇航服、嫦娥探月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车等模型,以及运-5 运输机、歼- 6 战斗机等退役装备模型,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伟大与卓越。

第二站:校史馆 —— 探寻学校发展脉络

离开航天博物馆,同学们走进校史馆,了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在这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记录着学校从创立之初到不断发展壮大的点滴岁月。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在航天教育领域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传承,也对这所充满航天特色的高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站:汽车工程学院 —— 解锁现代工业密码

随后,同学们来到汽车工程学院。汽车与机械创新展馆内,从传统内燃机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模型有序陈列,清晰展现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脉络。智能机器人灵活地执行着各项任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充分彰显了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的魅力。面对同学们的好奇与疑问,学院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并介绍了北斗系统为无人车提供精准定位、航天级材料应用于汽车制造以提升安全性等知识。在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兴奋地操作模拟驾驶系统,亲身感受智能交通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现场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

第四站:航空宇航学院 —— 见证飞行梦想起航

在航空宇航学院,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飞行探索之旅。在一楼的广西工程小型无人机系统及应用研究中心,琳琅满目的飞行器模型令人震撼。这里就像一个充满创意与智慧的飞行器世界,各种独特设计的模型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学院教师热情地为同学们展示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飞行器,详细讲解其设计理念和创新之处,同学们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心中对科技创新的向往愈发强烈。

在二楼的航空航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航空航天实验的相关设备和仪器。通过教师的讲解,他们对航空航天工程的实验过程和技术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探索欲望。

来到三楼的广西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同学们了解到更多前沿的无人机技术和科研成果。院士工作站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科研工作的严谨与创新精神。

第五站:学术报告与航模飞行表演——聆听航天故事,感受飞行魅力

最后,同学们来到学术报告厅,聆听了航天领域专家带来的精彩讲座。活动当天,特别邀请航空工业领域重量级嘉宾——卢克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深度分享。卢克深耕航空工业 37 载,是我国航空装备研制的核心人物。他深度参与了歼-7C、歼-10 系列、歼-20 等多款“国之重器”的研发,更是我国第一型整机技术输出外贸机—— 枭龙飞机和多型无人机设计的关键力量。卢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凭借顽强毅力和卓越智慧,突破技术封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航天奇迹。讲座中提到,中国空间站仅用 2 年时间完成组装,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服务,这些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夜以继日、接力奋斗的成果。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认真记录关键信息,在提问环节更是踊跃发言,积极与专家互动,共同探讨未来深空探测的无限可能性,现场思维碰撞,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讲座结束后,一场精彩的航模飞行表演在报告厅展开。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架航模缓缓升空,在空中灵活地完成翻滚、盘旋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引得同学们欢呼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一刻,飞行的梦想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沉浸在航天科技的奇妙世界中,意犹未尽。这趟研学之旅,为同学们打开了航天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大门,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的无限魅力。航天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怀揣梦想,勇敢追逐心中的浩瀚星空,用智慧和汗水续写中国航天的壮丽篇章,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供稿:208班 章皓皓

终审: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