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始建于1980年,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口援建。从培养无线电专业本科生为起点,逐步发展壮大,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主干学科之一。1985年开始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1996年分别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合作高校联合培养、招生计划单列”招收博士研究生。2005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确定为广西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2011年“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成为首批广西“八桂学者”设岗学科。2013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得博士点授权。2013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广西区优势特色学科。
本学科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隐藏目标探测、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探地雷达、干扰抑制和微弱目标检测、多维信息自适应处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蓝绿激光无线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智慧果园、图像识别和视频检索等方面。
二、培养目标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注重对博士研究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使之成为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熟练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4、具有健康的体格。
三、研究方向
1、信号检测与估计技术
2、宽带通信网络与技术
3、通信网络中的认知理论与技术
4、位置服务与信息安全
四、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6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 |
公 共 课 |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36 |
1 |
必 修 |
|
博士生学位英语(包括博士英语阅读与写作、博士英语听说) |
3 |
48 |
1 |
专业基础课 |
071001 |
应用泛函与小波分析 |
3 |
48 |
1 |
至 少 选 1 门 |
071002 |
最优化方法 |
3 |
48 |
1 |
071003 |
工程数值计算 |
3 |
48 |
1 |
专 业 课 |
021007 |
高级数字信号处理 |
3 |
48 |
1 |
至 少 选 1 门 |
021008 |
网络信息论 |
3 |
48 |
1 |
021009 |
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 |
3 |
48 |
2 |
021004 |
高等电磁场理论 |
3 |
48 |
1 |
021010 |
通信网络理论 |
3 |
48 |
1 |
任 选 课 |
|
|
马克思专业经典著作选读 |
1 |
18 |
|
至 少 选 1 门 |
022007 |
自适应信号处理 |
2 |
32 |
1 |
022010 |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
2 |
32 |
2 |
022008 |
通信网络进阶 |
2 |
32 |
1 |
022011 |
纠错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2 |
32 |
1 |
022009 |
卫星导航理论与应用 |
2 |
32 |
2 |
必修环节 |
|
|
学术活动 |
1 |
|
|
|
|
教学实践 |
1 |
|
|
|
备注:额定学分为15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11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
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应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属学科前沿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生导师应对其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能推荐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具体要求、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按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