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信息与通信学院网站!

【新生体验课】探索未知世界,开启科技生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发布者:吴昌灵发布时间:2023-12-26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信息与通信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新生项目课,为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23级新生们开启了一段充满活力和成长的旅程。

新生项目课是学校特别设计的一系列课程,旨在让学生从新生开始就了解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内涵与思想,通过尝试解决有价值的(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引导新生培养创新能力并养成创新习惯。

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开设了《智能网联技术》、《雷达传感器技》以及《基于ROS的智能驾驶项目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三门新生项目式体验课,让学生通过各个科研团队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术志趣,启迪学术思维,认知专业未来。

   《智能网联技术》由智能网联与场景化系统重点实验室团队李晓欢、姚荣彬、周胜源老师承担,主要讲授智能网联与场景化感知技术。课堂上,同学们体验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应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车载实时激光SLAM、自主低空飞行系统、无人机巢系统等技术,对网联通信技术与场景化感知等学科相关前沿技术有了感性的认识,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与热情。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同学们在了解学习前沿技术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技术方向有了清晰的认知,不少同学表示,通过本次体验课,对本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有了直观的认知,让自己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活,并希望参与相关方向项目研究。

1 无人机自动监测系统演示

2 车载场景真值系统演示

雷达传感器技》由宽带与智能信息研究中心廖可非、王海涛、谢宁波、陈汉波、李沁璘及蒋艳英老师承担。该课程主要通过宽带与智能信息处理团队的科研项目成果及设备,提供新生对雷达传感器技术进行实践与了解的平台,了解雷达的学科特点、基本概念,了解雷达系统组成和探测、成像原理以及常见的测距、测角、测速等目标参数测量技术,对一般雷达设备产生基本认知,促进学生对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的了解,增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决心和动力,引导本科生参加科教融合项目、大创项目及直接参与科研团队研究。

该课程团队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雷达领域科研经验和科研优势,精心设计多个教学专题和讨论案例,立足于可实际体验的雷达应用与测试系统,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讲解,逐步连接到雷达领域前沿,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本课程由四个阶段(周次)组成:第一周进行雷达发展简况及基本原理的课堂讲授;第二周进行毫米波雷达应用体验;第三周对海雷达系统体验;第四周雷达目标特性测试室体验。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所在专业研究领域、研究团队、研究前沿的了解,增强了学生未来对本专业发展的信心,启发了新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不少学生主动跟授课教师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并表达了对雷达科研方向的参与兴趣。


3 陈汉波老师授课教学

毫米波雷达动目标检测系统检测车辆目标演示

《基于ROS的智能驾驶项目体验课》视觉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团队莫建文、袁华老师承担,研究生参与助教工作,该课程结合ROS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仿真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智能驾驶的原理、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同学们学习了ROS系统的基本通信机制,了解消息传递、服务调用等关键概念,学习应用ROS中的常用组件,包括TF坐标变换、Qt工具箱、Rviz三维可视化平台等,深入理解这些组件在智能驾驶系统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同学们亲自操作智能小车进行视觉检测、SLAM建图和自主导航等实验,操控模拟车辆,感受智能驾驶的魅力。同学们表示受益良多,并纷纷表达了想要跟着指导老师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愿望。

图5智能驾驶小车体验

通过新生项目课的丰富内容和多元化活动,各个科研团队为新生们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开启了科技的新生活。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通过团队协作训练,学会了如何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他们逐渐度过大学的迷茫期,更好地了解了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和科研实力,亲身感受了大学学术研究和创新的魅力,初步明确了兴趣发展方向,增强了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和社会栋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