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方向:太赫兹科学与技术,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和超表面,海洋新能源
■教育经历:
2001年9月--2006年7月,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博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物理,学士
■工作经历:
2021年9月—至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2010年1月—2021年9月,天津大学,教授
2007年8月--2009年1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博士后
2006年8月--2007年8月,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博士后
■荣誉称号及奖励:
(1) 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
(2)广西八桂学者
(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4)天津市青年科技奖
(5)中国侨界创新团队奖
■学术兼职:
(1)IRMMW-THz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2)SPIE Photonics Asia红外、毫米波及太赫兹波分会程序委员
(3)中国光学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电子学会委员
(4)Scientific Reports、Sensors、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中国激光杂志社编委和执行编委
■教学信息:
本科生课程:《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光子学基础》
研究生课程《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应用电磁学》
■学术论文:
[1]Photonic Weyl points due to broken time-reversal symmetry in magnetized semiconductor,Nature Physics15,1150 (2019)
[2]Active graphene–silicon hybrid diode for terahertz waves,Nature Communications6,7082 (2015)
[3]Active control of electrom- 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analogue in terahertz meta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3,1151 (2012)
[4]Asymmetric excitation of surface plasmons by dark mode coupling,Science Advances2, 1501142 (2016)
[5]Reflective chiral metaholography: multiplexing holograms for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s,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7, 25 (2018)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太赫兹新型功能器件的基础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赝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太赫兹片上功能器件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新型太赫兹功能器件的基础研究
[4]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课题, 高灵敏度太赫兹光电导天线探测器的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太赫兹功能器件研究
■常用链接:
天津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terahertz.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