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
作者: 时间:2025-04-03 点击数:10
一、本院调剂生招生指标情况
接收调剂生 专业名称 | 接收调剂生 专业代码 | 学习形式 | 本院该专业接收 调剂生人数 | 备注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00 | 全日制 | 20 |
|
生物医学工程 | 083100 | 全日制 | 21 |
|
资源与环境 | 085700 | 全日制 | 15 |
|
最终招生指标可能会根据生源等进行微调,以实际拟录取指标数为准。
二、调剂考生要求、遴选原则、调剂程序
(一)调剂基本要求
1.须符合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相关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须同时符合“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院2025年调剂考生复试资格分数线”;
3.调剂生一志愿报考专业、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及初试成绩要求;
接收调剂专业名称 | 接收调剂专业代码 | 调剂生一志愿报考专业要求 | 调剂生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要求 | 调剂生初试成绩要求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00 | 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 |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 第三单元: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第四单元:无要求; | 总分(含加分)≥250分 单科(满分150分)≥47分 单科(满分100分)≥31分 |
生物医学工程 | 083100 | 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 |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 第三单元:301数学一 第四单元:无要求; | 总分(含加分)≥250分 单科(满分150分)≥47分 单科(满分100分)≥31分 |
资源与环境 | 085700 | 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 |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 第四单元:无要求 | 总分(含加分)≥250分 单科(满分150分)≥47分 单科(满分100分)≥31分 |
4.调剂过程中,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认定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剂生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数量不得少于调入专业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数量;
5.考生调入专业应与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一志愿报考专业为专硕的考生满足学硕专业调剂要求的,可以调入学硕专业;
6. 其余未尽事宜,参照2025年教育部及我校招生录取相关文件执行。
(二)遴选原则
1.按照调剂基本条件,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学院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2.对初试科目不同的调剂考生,综合考虑考生初试成绩、知识结构、学术创新能力、综合实践素质、研究生培养潜质及综合素质等条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1)本科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获批专利;(2)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3) 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等证明科研创新能力的内容。
(三)调剂程序
1.符合调剂要求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进行调剂申请。
2.调剂申请时间结束后,在学院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学院依照调剂基本条件和调剂生遴选原则,审核调剂生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同意考生调剂申请,发送复试通知。
3.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同意参加复试后,必须在学院规定时间内确认同意复试,否则视为放弃。
三、复试流程、录取排名说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安排
请参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https://www.guet.edu.cn/dept12/2025/0320/c1288a134687/page.htm)。
四、调剂注意事项
1.考生调剂志愿自动解锁时间我校设为24小时。
2.调剂系统解锁说明:调剂生遴选结束、复试通知发放之后,我院将解锁未发送复试通知的考生,请考生悉知。如考生须提前解锁的,请致电我院工作人员(0773-2305125,曾老师),并将写好的《申请提前解锁申请书》(写明解锁原因、身份证号码、姓名、调剂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准考证(扫描件)、身份证(扫描件)发送至邮箱43120984@qq.com,邮件标题为“解锁-姓名-考生编号-手机号码”。
3.本年度已获得我院某专业复试资格的考生(一志愿考生以公示复试名单为准,调剂考生以考生确认接收调剂复试通知为准),原则上不能再申请本院同一专业进行调剂。
4.未尽事宜根据教育部、自治区相关文件及我校2025年研究生招生调剂有关规定执行。
5.本办法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负责解释,办法如与上级文件规定有不一致的,以上级文件规定为准。
附件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docx
附件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情况记录表.doc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