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兆喆
/ 广西杰青、广西高层次人才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yuzhaozhe@126.com
所属团队:微电子封装技术团队
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电子信息材料等。招收材料学、化学、物理和机械类相关学科毕业生;可选择前往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
概况
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中青年骨干教师,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项目特聘研究员。2016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专业,2017-201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联合国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荣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国家级)和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荣获广西第三届卓越工程师奖和广西第十七届青年科技奖,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桂林赛区一等奖和广西赛区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广西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广西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和企业横向项目等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已经成果转化10余项,单项最高转化现金收益超30万元。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Nano Research》和《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内SCI期刊高水平论文8篇。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电子机械工程》期刊青年编委。自2007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相关研究工作。曾先后就职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海洋王发展研究院,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和项目研究员职务,完成了高安全高倍率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中试生产工作。与广西新能源企业深度合作建成1000吨/年高端锂电极关键材料生产线,新增产值数亿元,助力广西开辟新能源材料产业新领域,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
教育经历
2017-2018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联合国际实验室 博士后2012-2016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2007-20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2003-2007 湖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工作经历
2022-至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2021-20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2016-20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2022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联合国际实验室 项目特聘研究员(兼职)2017-2018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联合国际实验室 博士后2010-2012 深圳市海洋王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院 项目研究员2009-2010 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学术兼职
2024年01月《电子机械工程》青年编委2023年07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2022年07月 第三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 分论坛主席2022年06月 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评审编辑2020年09月 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2020年08月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委员2020年12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2019年04月 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
课程教学
本科生课程:应用化学与环境研究生课程:材料科学及检测新技术
人才培养
已毕业硕士:魏 堃:2021年毕业,湖南大学在读博士魏久兴:2021年毕业,深圳市世强电子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杨 平:2021年毕业,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韩国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周利航:2022年毕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全球研发中心-电池工程师童启林:2022年毕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余康哲:2022年毕业,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牛亚军:2022年毕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开发工程师赵贵权:2023年毕业,云南大学在读博士路 权:2023年毕业,江苏大学在读博士张浩昌:2023年毕业,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助理佟佳丽:2023年毕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工程师
|
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电子信息材料等。招收材料学、化学、物理和机械类相关学科毕业生;可选择前往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
[1] 类石墨特性钛酸锂-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脱/嵌锂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结题。 [2] 高能量密度超高镍锂电正极材料,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在研。 [3] 固态化硅-铝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储锂机理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结题。 [4] 高能量密度钛酸锂薄膜的制备及其储锂机理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培育项目,主持,结题。 [5] 锂硅钛氧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主持,结题。 [6] 高比容量高电压622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子课题),广西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主持,结题。 [7] 仿生结构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及其产业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主持,在研。 [8] 高容量低镍富锂锰基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子课题),广西区重点研发项目,主持,在研。 [9] 复层硅基交联结构薄膜的结构设计与离子传输机制研究,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结题。 [10] 硅-钛酸锂复合薄膜的堆垛结构与脱嵌锂机理,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结题。 [11] 新能源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科技局委托项目,主持,结题。 [12] 快充型18650锂离子电池项目,企业合作项目,主持,结题。 [13] 基于氦质谱检漏仪的模块化小型化的优化设计项目,企业合作项目,主持,结题。 |
学术论文
[1] Haochang Zhang, Zhaozhe Yu, * Hannan Chen, Yongjian Zhou, Xiao Huang,* Bingbing Tian.* Li-richening strategy in Li2ZrCl6 lattice towards 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J].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2023,79. [2] Haochang Zhang, Zhaozhe Yu,* Jinyin Cheng, Hannan Chen, Xiao Huang,* Bingbing Tian.* Halide/sulfide composit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Li-anode based all-solid-state batteries[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3,34(11). [3] Zhaozhe Yu, Lihang Zhou, Yan Cheng,* Kun Wei, Gan Qu, Nadeem Hussain, Dianyuan Fan, Zhiliang Pan,* and Bingbing Tian.* Preset Lithium Source Electrolyte Boosts SiO Anode Performanc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2, 10, 10351−10360. [4] Yajun Niu, Zhaozhe Yu, Yongjian Zhou, Jiawen Tang, Maoxin Li, Zechao Zhuang, Yan Yang, Xiao Huang, and Bingbing Tian. Constructing stable Li-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to achieve dendrites-free solid-state battery: A nano-interlayer/Li pre-reduction strategy[J]. Nano Research,2022,15(8). [5] Zhaozhe Yu, Kangzhe Yu, Fangli Ji, Quan Lu, Yuezhen Wang, Yan Cheng, * Huacheng Li, Fen Xu, Lixian Sun,* Hans J. Seifert, Yong Du and Jianchuan Wang. Enhancing 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a hollow architecture Li-rich cathode via Ce-integrated surface/interface/doping engineering[J]. Inorg. Chem. Front., 2023,10,682. [6] Zhaozhe Yu , Quan Lu , Yuezhen Wang , Kangzhe Yu , Huacheng Li , Xiongqiang Yang , Yan Cheng * , Fen Xu , Lixian Sun.* Self-compacting engineering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lithium-rich layered oxides cathode materias[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619 (2023) 156683. [7] Quan Lu , Yuezhen Wang , Kangzhe Yu , Guiquan Zhao , Yan Cheng ⁎ , Zhaozhe Yu .⁎ One-step constructed oxygen vacancies and Fe-doping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rich Mn-based cathode[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937 (2023) 168426. [8] Zhaozhe Yu, Lihang Zhou, Jiali Tong, Tingfeng Guan, and Yan Cheng.* Improv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ick Silicon Film Anodes with Implanted Solid Lithium Source Electrolyte[J]. J. Phys. Chem. Lett. 2022, 13, 8725−8732. [9] Zhaozhe Yu, Qilin Tong , Yan Cheng*, Ping Yang, Guiquan Zhao, Huacheng Li, Weifeng An, Dongliang Yan, Xia Lu*, Bingbing Tian.* Enabling 4.6 V LiNi0.6Co0.2Mn0.2O2 cathodes with excellent structural stability: combining surface LiLaO2 self-assembly and subsurface La-pillar engineering[J]. Energy Mater 2022;2:200037. [10]Zhaozhe Yu, Qilin Tong, Guiquan Zhao, Guisheng Zhu, Bingbing Tian, and Yan Cheng*. Combining Surface Holistic Ge Coating and Subsurface Mg Doping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Ni0.8Co0.1Mn0.1O2 Cathodes[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22 May 24;25490-25500. [12] Yan Cheng, Kun Wei, Zhaozhe Yu,* Dianyuan Fan, Dong Liang Yan, Zhiliang Pan,* and Bingbing Tian*. Ternary Si−SiO−Al Composite Film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Jul 28;13(29):34447-34456. [13] Kun Wei, Lihang Zhou, Shen Wang, Jiuxing Wei, Dongliang Yan , Yan Cheng⁎ , Zhaozhe Yu⁎⁎. Watermelon-like texture lithium titanate and silicon composite films as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with high capacity and long cycle life[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une 2021; 885(32):160994. [14] Mingjie Fei, Renping Zhang, Lin Li, Jinjie Li, Zenghui Ma, Kexiang Zhang, Zhenchun Li, Zhaozhe Yu, Qi Xiao, Dongliang Yan∗. Epitaxial growth of MnFe2O4 nanosheets arrays for supercapacitor [J]. February 2021;368(8):137586. [15.]Li Ding, Lin Chen, Zenghui Ma, Xiuyun Zhang, Kexiang Zhang, Guisheng Zhu, Zhaozhe Yu, Jianqiu Deng, Fuming Chen, Dongliang Yan,∗ Huarui Xua, Aibing Yu.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al hybrid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yolk-shell Ni3P nanoparticles constructed by selective etching [J]. Electrochimica Acta 357 (2020) 136875. [16] Zhaozhe Yu, Bingbing Tian*, Ying Li, Dianyuan Fan, Daoguo Yang, Guisheng Zhu, Miao Cai, and Dong Liang Yan. Lithium Titanate Matrix-Supported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Film as an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534−540 [17] Li Ding, Kexiang Zhang, Lin Chen, Zhaozhe Yu, Yunyun Zhao, Guisheng Zhu, Guangcun Chen, Dongliang Yan* , Huarui Xu , Aibing Yu.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pompon-like cobalt phosphide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with improved energy density. Electrochimica Acta 299 (2019) 62-71 [18]Zhaozhe Yu, Guisheng Zhu, Huarui Xu* ,and Aibing Yu.Amorphous Li4Ti5O12 Thin Film with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Capability and Reversibilit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Energy Technol. 2014, 2, 767 – 772 [19]Zhaozhe Yu∗, Huarui Xu∗, Guisheng Zhu, Dongliang Yan, Aibing Yu. Lithium titanium oxynitride thin film with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and rate capabilit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68 (2016) 173–176 [20]Zhaozhe Yu*,Huarui Xu*,Guisheng Zhu,Dong Liang Yan,and Aibing Yu. Binary Lithium Titanate–Titania Nanocomposite Thin-Film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Energy Technol. 2016, 4, 1–6 学术著作
知识产权
[1] 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9102552201(已授权) [2] 氮掺杂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255256.X(已授权) [3] 改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010185411.8(已授权) [4] 薄膜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310404223.X(已授权) [5] 复合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2552517(已授权) [6] 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4036147 [7] 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4036202 [8] 复合型钛酸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4080440 [9] 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04080525 [10] 一种高性能硅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910953941.X [11] 保护型结构硅氧复合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2019109544047 [12] 复合型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11899502 [13] 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19111978896(已授权) [14] 格栅堆积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911190678.X [15] 改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010125188.8(已授权) [16] 快充型改性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010128376.6(已授权) [17] 复合薄膜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0101416895(已授权) [18] 氟磷酸盐薄膜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0101391008(已授权) [19] 复合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0101258139. (已授权) [20] 一种多源磁控溅射沉积系统.2020110230255. |
人才称号
广西杰青、广西高层次人才
各类获奖
2023年获第十七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2023年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总决赛二等奖 202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团队负责人) 2021年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国家级) 2021年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入围奖 2021年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新能源领域三等奖 2021年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桂林赛区新能源领域二等奖 2021年获桂林市首届漓峰杯创业大赛二等奖 2021年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21年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三等奖 2020年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优胜奖 2020年获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0年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20年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暨首届屏风山青年学者论坛优秀报告奖 2019年入选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2019年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二等奖。 个人荣誉
2022年获第三届广西卓越工程师荣誉称号 2021年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称号(国家级) 2019年入选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